注冊 | 會員說明 | 收藏網站 | English Version
我國女裝業產量、內銷、出口多年保持高速增長,這成績有目共睹。不過,其發展方式也正受到越來越深刻的質疑:市場占有總量的擴大,是用利潤空間的壓縮取得的;在女裝市場日益繁榮的同時,一些企業卻出現虧損或瀕臨虧損,有的虧損甚至達到20%以上……這種現象值得行業引起高度警覺,并引發我們對女裝業一些突出矛盾的關注。
第一,我國女裝業產量不低,品種、花色、款式也很多,生產技術工藝、設備、管理等水平有大幅度提高,可以承接國際上任何名牌女裝的加工制作,可是,目前國內女裝高端市場幾乎全部被國外品牌占領,能走出”國門”的品牌極少。
第二,在女裝產品中,內衣(主要指文胸)生產的集中度較高,且有一批品牌具有較高的市場占有率:而時裝方面,深圳、杭州、虎門的女裝也已蔚為大觀并各有特色,但生產的集中度一直較男裝產品低,且品牌穩定性較差、生命周期較短。
第三,女裝要求設計新穎、技術含量高、實效性強,但部分企業工藝技術及設備還較落后;面輔料的配套跟不上服裝業發展,生產高檔產品的面料還較多依賴進口;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在設計理念與品牌文化層面上還有差距,設計力量還相對薄弱。
第四,企業間的產品質量水平參差不齊,部分企業的質量仍不穩定。
第五,相比于歐洲著名品牌的文化積淀,我國女裝品牌在設計先導、品牌文化方面差距很大,尤其需要加強文化氛圍和時尚理念的建設。
不敢做大和“無區域品牌”
國內還有一個突出的現象是??女裝品牌不敢做大。為什么?一個較為普遍的出自女裝老板口中的解釋是:首先,中國地域遼闊,風俗各異,對國際流行時尚的接納速度和程度也存在差異:根據特定消費群目標提供定向服務,更需要保持在適度規模,以求產銷平衡;其次,女裝消費者的多樣化、多層次、地域性和由情感支配帶來的隨意性,決定了女裝產品的多變性、短周期的特征,也決定了女裝企業不宜盲目做大的特殊性。
確實,我們也看到了一些可喜的現象,特別是一些“無區域品牌”女裝也開始嶄露頭角,如“例外”、“白領”、“哥弟”等都是女裝中的代表;但是從總體看,中國女裝區域特征依然突出。在全國范圍內,女裝品牌的市場占有率比男裝品牌低且不穩定。制約中國女裝發展的兩大問題:一是家族管理方式仍占主導地位;二是設計上雖然較以前更為注重視,但品牌特色風格不明顯,模仿現象仍較嚴重,產品定位趨同現象仍較突出,互補性差。
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女裝的一大弊病是盲目的進行版型、款式模仿,而銷售形式到最后無非就演變成了大打價格戰、終端促銷戰。企業缺乏一個長久的經營思路和可持續發展的經營目標,這才是企業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攘外必先安內!”
市場分層準不準
有調查顯示,中國女性消費中,用于購買服裝服飾的花費排在第一位,其余依次是用于通訊、旅游、健身、化妝品以及購買書籍的費用。
從消費階層來分析??
名牌服裝消費群:這個階層人員包括外企工作人員、著名演藝界人士、個體經營者、鄉鎮企業家、涉外機構高級人員、金融界人士等,約占總人數的0.61%,而其消費額占到3%;
中檔服裝消費層:這個層次主要是城市中的工薪階層和農村的富裕戶,約占城市人口的60%,農村人口的20%;
低檔服裝消費層:主要是城鎮中低收入者、失業人員以及農村主要人口,約占城鎮人口的25%,農村人口的約60%。
再從不同年齡消費層來分析??
18歲~25歲的青少年女性:這個年齡段的消費群,主要是學生和剛走上社會工作不久的人,經濟大都不獨立或不完全獨立。這群人對服裝的追求標準主要是在流行和新穎性上,是更換服裝最快的一群。他們對品牌有一定的認知,但大多無力購買名牌服裝。
25歲~45歲的中青年女性:這個年齡段的消費群,已經工作或者工作多年。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和文化素養,強調生活的品質,注重生活品位。這群人是品牌服裝的主要消費群。
46歲以上中老年女性:這個年齡段的消費群,在社會經濟活動中不占有主導地位,經濟收入處于衰退或者停滯的階段,對服裝的要求不高或者不能要求太高,不是品牌服裝的主導消費者。
總的來講,如果說男裝滿足著對修養、身份、財富象征意義的需求,女裝則更多地滿足情感上的渴望、對國際風潮的感悟以及對美好人生的向往。因此,“設計先導型”企業結構對女裝尤其重要。
深杭服裝產業發展
10多年來,深圳自創的服裝品牌,不但徹底改變了昔日深圳人到外地購衣的習慣,還使深圳變成國內外客商青睞的服裝采購地。2005年深圳紡織服裝行業實現產值620億元,出口創匯達57億美元,產品遠銷190多個國家和地區。
目前的深圳女裝新款周期已經縮短到兩星期,女裝的創新設計能力在全國領先。
據深圳市服裝行業協會2005年抽樣調查結果顯示,75%以上的深圳服裝企業將銷售額的5%-15%作為研發經費,而69.2%的研發經費用于新產品的開發。來自深圳服裝協會的統計數字表明,以女裝設計制造為產業聚集優勢的深圳服裝業,國內市場營銷份額已達到60%以上。
而據中國服裝協會統計,在全國30個服裝產業集聚地中,杭州服裝企業的數量名列前茅,“杭州女裝”也成為城市的一張“金名片”。自主品牌群起,使得杭州女裝的連鎖專賣發展迅猛,并正以清新、柔美、婉約、雅致的風格遍布國內女裝市場。“弘揚絲綢府,打造女裝之都”的戰略決策,更顯示了杭州市政府的決心。最新消息說,杭州女裝企業在謀求“塊狀經濟”優勢,要抱團參加國際展會,打響地域知名度。
目前,我國女裝行業的開創期已經過去,正在向女裝的高層市場發展。深杭兩地商(協)會更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以杭州的文化、人才和絲綢產業優勢,與深圳的產業配套、信息和觀念優勢互補,更快地打響“中國女裝”的國際知名度。
放眼國際,紐約是北美地區最主要的服裝交易中心,被稱作時裝區的曼哈頓34-40街、5-8路一帶,不但會集了大量服裝進口商、批發商和零售商,還有一些服裝展示、交易和物流中心,中紡北美、江蘇舜天、紅豆集團、江美等中資服裝企業也在這里建立了“根據地”。
假以時日,我國女裝業發展出在國際上叫得響的品牌,是大有可為的。
-- 來源:中國時尚品牌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