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會員說明 | 收藏網站 | English Version
在日前舉行的2009“中國?金壇服裝出口高層論壇”上,中國紡織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孫淮濱的一句話讓我感受頗深。他說:“外貿企業就是做工廠,內貿企業就是做公司。”
仔細想一想,就是這個道理。無論是做外貿、還是內貿,只要一直堅持做下去就是勝利,不能因為遇到一點點困難“掉頭”就走,否則哪一塊市場都做不深、做不大。外貿企業尤其要選擇適應自身企業經營戰略的體制,不要受一時的外界波動影響而轉變既定方向和目標,要堅定信念、矢志不移地走下去,才能看到新的希望和曙光。當然,靈活多變的思維才能擺脫外貿體制的先天不足,也是他們自主改變命運的核心所在。
具體而言,對于實力較強的企業,應主動開拓并培育新興市場、主攻大容量市場;而一些實力相對較弱的企業,應尋找機遇,利用自身優勢,找準突破口,比如集中精力向大企業的薄弱環節發動進攻。對于中小企業而言,再強大的競爭對手也難免存在不足,其產品或服務不可能面面俱到,如果這些不足又正是自己的優勢所在,那么,中小企業就有機會贏得一部分客戶的訂單,奪取局部市場上的優勢地位。
當然,外貿出口企業無論強與弱,要在國際競爭中獲得一席之地,還必須主動發揮自身優勢、積極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比如設計開發新產品、提高產品質量等等,同時努力改變以價格競爭為主的模式,轉向以高質量和優質服務取勝。這樣才能順應國際貿易發展的趨勢,在國際服裝貿易中真正占有有利地位。
讓人欣慰的是,晨風、東渡等企業正通過擴大生產基地、招兵買馬、調整產品結構等一系列措施來應對經濟危機。這讓我們深深地感受到:他們的內心力量是如此的強大,并沒有被金融危機壓倒,而是迎難而上,其積極的應對策略值得借鑒,其精神和魄力更值得敬佩。
晨風董事長尹國新在論壇上說:“我們要把加工行業做到底,做成世界一流的加工廠。”這句話,讓在場的所有人信心倍增。
-- 來源:紡織服裝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