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會員說明 | 收藏網站 | English Version
以為今年還是暖冬,一件羽絨服都沒敢上貨
“新款羽絨服商場里最便宜的也要600多元錢,感覺比往年貴不少。”昨日,在青泥洼橋步行街購物的程女士發現,寒流雖然來了兩場,可許多品牌的羽絨服并未如約而至,部分剛剛上架的新款羽絨服價格都不低。最令程女士驚訝的是,勝利地下個別精品店的羽絨服也要價1000多元。程女士告訴記者,她在勝利地下相中了一款羽絨服,據店主稱是某國際品牌的正品,不講價。“有一些羽絨服漲價純屬層層加碼。”程女士說,“有一個店主介紹,這帽子邊是貂皮的,純羽絨無羽毛,還說經過了特殊的抗菌加工。”
記者在凱旋商城一家服裝批發店采訪的一個多小時內,不斷有來拿貨的小店主。“今年羽絨服的出廠價就貴,不能再便宜了。”面對小店主的討價還價,批發商張立面露難色,一再回絕。張立告訴記者,“今年早些時候,服裝界都吵吵今年是個暖冬,一禮拜之前,我連一件羽絨服都不敢上。”和許多批發商一樣,當寒流到來,張立急忙聯系廠商,結果發現競爭非常激烈,“一件新款幾家分,為了不撞車,只好央求廠家分貨時手下留情,一家一個顏色。從前哪發生過這種事情啊。”張立苦笑。
提起羽絨服漲價,天植商城阿信羽絨專賣主管營運的經理張興革說出了另一個原因,今年羽絨服的原材料價格上漲,直接導致了羽絨服的漲價,漲幅基本在10%%左右。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商家們紛紛提到“暖冬”一詞。張立告訴記者,做服裝生意,他們是非常注意從網絡、電視、報紙等各種媒體搜集信息的,冬天則格外關注氣溫,以此來規劃下一次的進貨內容。但是,并不是所有商家都能在預測之外做好突變的準備,比如這兩次寒流來襲,那些做好兩手準備的商家不但從容而且賺到了真金白銀,而那些只聽信預告的,就措手不及了。
-- 來源:中國服飾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