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會員說明 | 收藏網站 | English Version
面對逃不掉的“低碳”大考,一些服裝企業紛紛行動起來。最早受到關注的,是成衣制造商利華集團。2008年利華投入300萬元用于技術改造,由此形成了低碳制造工廠的出口優勢,并在節能降耗上每年節省近280萬元;近年來,七匹狼、九牧王、虎都、柒牌等品牌服裝企業,也紛紛加大低碳產品的研發力度,形成所謂“閩派服企轉型風”。
然而,對紡織服裝行業內99.6%的中小企業、95%的非公有制企業而言,在資金、技術、人才有限的情形下,“低碳”之路,似乎難于上天。
不過,每一個服裝企業都有適宜自己的低碳之路,成功的關鍵在于低碳策略的選擇。
對大多數企業來說,低碳策略大致可分三種:節能減排、使用新能源、碳捕獲技術。其一指的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降低排放量,以及采用新興的碳交易手段促進減排意愿;其二則從源頭著手,減少化石能源的使用,代之以風能、太陽能等更為清潔的能源;其三則側重于末端治理,力圖將化石燃料燃燒后排放的二氧化碳捕獲到貯存設施中或者固化,從而實現零排放。對絕大多數服裝行業中小企業而言,碳捕獲可能太過遙遠,新能源的采用也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當下切實可行的,唯有節能減排。
“節能減排有點難,難在成本可知收益難料哪!”一位服企老板在接受媒體調查時的感嘆,道出了不少服裝企業心中的隱憂。
如何看待節能減排的成本收益,是服裝企業低碳策略首先應該解決的問題。
麥肯錫(McKinsey)的一項研究表明,約75%的減排能通過非技術措施或現有成熟技術措施實現,約25%的減排潛力在其整個生命周期中成本為零,甚至為負。麥肯錫對成熟的低碳技術有這樣一個研究結論:在已經發布的200多種低碳技術中,有超過三分之一的技術是“負成本”的,也就是說,采用這些技術的收益,大于投入。節能減排由此可說是成本收回最快的投資。
至于具體的節能減排策略,關鍵在于加強節能降耗管理,堅持應用先進技術與淘汰落后相結合,堅持清潔生產與污染治理相結合,依靠科技進步,實現節能降耗。目前各級政府推廣使用的紡織服裝企業節能降耗管理辦法,主要有:
??開發、采用有利于節約能源資源和環境保護的新設備、新工藝、新技術,推進資源綜合利用,推行清潔生產,開展清潔生產審核。大力開發節能、高效率、連續化、自動化、差別化和綠色環保的紡織機械。
??建立完善節能降耗責任考核和激勵機制,制定和實施單位產品能耗限額標準。按基本生產用能、輔助生產用能分解落實管理責任,對制冷、制熱、制汽,節能照明、回水利用、污水處理等要有專人負責。重點用能單位應聘任能源管理負責人,并建立能源利用狀況報告制度。大力推進能源、用水三級計量管理,推廣采用中水、熱能回用技術,提高能源利用率,實現達標排放。
??在紡織產業集群、工業園區,積極推進熱電聯產,集中供熱,集中污水處理等,鼓勵廢水梯級利用和廢熱回收綜合利用,減少能源消耗。
根據有關專家的測算,基于目前的技術設備和管理水平,我國紡織服裝業通過加強技術改造和改進管理,降低水耗、能耗10%至15%,是完全可能的。對廣大服裝企業來說,低碳之路,雖非易如反掌,絕非難于上天。
-- 來源:服裝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