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會員說明 | 收藏網站 | English Version
過去兩周,內地主要的大型運動服公司紛紛發布令市場驚喜的2008年上半年業績。受銷售網絡擴張和產品升級推動,其收入增長介于52%至174%,利潤增長則介乎68%至214%。最令人感到意外的是,盡管上半年生產成本持續走高,但大部分公司的利潤率仍然出現上升。最大的3家運動服公司中,有兩家的利潤率上升、一家持平。
我們認為,利潤率的優秀表現,應歸功于公司治理層對商品和原材料價格的對沖策略,高毛利服飾占產品組合比重的增加,以及隨品牌知名度日漸成長而提升的議價能力。此外,北京奧運盛事除提高大眾的體育意識外,也推動了國內體育服飾的整體需求。按市場估計,2007至2010年間,內地體育服飾的銷售額仍可保持超過兩成的年增長。
隨著北京奧運的完美閉幕,不少投資者認為奧運對運動品牌、服裝行業產生的流行效應會隨之消失,銷售增長亦會放緩,致使零售門店出現存貨過剩問題。內地運動服公司的股價已從去年高峰大幅回落,已從側面反映了這部分投資者的看法。那么,奧運后的運動服行業前景,真如其股價表現得那么暗淡嗎?
從運動服公司治理層的指引及令人振奮的季度銷售表現中,我們可以發現實際情況和股價表現大相徑庭。其中一家大型運動服公司的治理層認為,旗下的分銷商于本季度仍可以正價出售80%的存貨,保持正常的銷售態勢。此外,最近多家大型運動服公司舉行的2009年一季度分銷商賣貨會中,整體訂單仍可保持40%-50%的年增長。如此驚人的銷情,清楚展示行業領先品牌于奧運后的增長并非如預期般悲觀。
長遠而言,由于財政資源相對有限,加上愈趨富裕的消費群對高檔次產品的需求升溫,市場份額較小的低端品牌將無法與國內外知名的一線品牌競爭。那些能夠大力投放資源于產品研發、物流治理、提升分銷商營運效率、以及通過針對性的廣告宣傳為品牌建立獨特形象的企業,最終可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