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會員說明 | 收藏網站 | English Version
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經濟消費形式的轉變,很多傳統絲綢企業的發展可謂是舉步維艱。萬事利取得這些成績有很多原因,擁有先進的數碼印花技術?實現柔性生產是其核心因素之一。
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經濟消費形式的轉變,很多傳統絲綢企業的發展可謂是舉步維艱。但是,回顧萬事利集團的近年歷程,我們看到的卻是另一番景象mdash;mdash;參與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和APEC會議,收購國際品牌,聘請愛馬仕高管,其在國內乃至國際舞臺上風光無限。
ldquo;萬事利取得這些成績有很多原因,擁有先進的數碼印花技術實現柔性生產是其核心因素之一。rdquo; 萬事利絲綢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馬廷方這樣強調。
1領先展開ldquo;數印rdquo;研究
如今,數碼印花憑借著其低污染、低消耗、高附加值、柔性化的生產特點,吸引了不少企業紛紛進行投資。然而,倒退至十幾年前,數碼印花在國內市場的處境卻十分尷尬,幾近無人問津。
ldquo;當年,數碼印花的價格成本讓很多企業望而卻步,但傳統絲綢印花工藝流程長、技術難度高、耗能耗電、廢水多等問題終究無法回避。數碼印花的出現恰好彌補了絲綢傳統印花的不足和缺陷。所以無論付出什么樣的代價,我們必須去處理解決。rdquo; 馬廷方這樣說道。2005年,萬事利決心研發數碼印花技術。
但是,受到早年數碼印花機速度等方面的制約,在起步的前幾年,萬事利始終達不到面料產業化的要求。ldquo;并且傳統印花和數碼印花的原理完全不同,要制造出一模一樣的色彩和圖案來,對公司技術團隊是一個極大的挑戰。rdquo; 馬廷方回憶說。
不過,功夫不負有心人,萬事利數碼印花產業化最終在2008年得以實現。馬廷方說:ldquo;經過大量深入的研究,公司技術人員從分色技術的改進、噴印參數的調整以及墨水的篩選入手,終于解決了數碼色彩仿真這一重大技術難題,并配合其他一系列工藝技術的改進和提高,使得數碼印花大規模個性化定制形成產業化。rdquo;
當前,數碼印花技術日趨成熟,產量也大幅度增加,速度已不再是該技術的桎梏。2014年,集絲綢工業生產、參觀、教育及旅游于一體的萬事利下沙工業園建成并投入使用。如今,在這個基地內,意大利美佳尼、日本愛普生、杭州宏華等上百臺國內外先進的數碼印花機正在有條不紊地工作著。
據了解,該項目年產絲綢印花織物可達900萬平方米,龐大的產能既滿足萬事利自身生產需求,也可以兼顧對外企業的接單加工。
2超前環保降低成本
就在全國各地紛紛為印染環保達標而苦惱之時,萬事利超前環保的意識以及合理排污讓其發展的腳步一刻不停歇。在下沙園區的工廠里,硬化后的地面見不到一點污水,車間環境干凈整潔。
ldquo;這個項目采用了低污水絲綢數碼印花織物技術。rdquo;據馬廷方介紹,該技術相比傳統印染技術,染料消耗節約30%,耗水減少85%,耗電減少45%,單位水處理成本下降30%,廢水可循環利用,每萬元產值綜合能耗只有傳統印花的1/10。
馬廷方表示,絲綢產品的生產全程應該是綠色環保的。ldquo;印染廢水具有水量大、可生化性差、含鹽量高、色度高、水質波動大等特點。隨著資源、環境等剛性約束日益增強,印染企業要發展,就必須面對環保治理這道坎,并要積極勇敢跨越,只有通過科技含量較高的自我整治,轉型升級才有出路。rdquo;他說。
據悉,如今,萬事利研發的低污水絲綢數碼印花技術幾乎涵蓋了大部分絲綢產品,如絲綢服裝、圍巾、領帶,甚至絲綢家紡,如床上用品、窗簾、箱包、掛件等,都有數碼印花的身影出現,同時為萬事利的銷售、利潤帶來了雙重豐收。據年報顯示,2015年,萬事利集團銷售同比增長11%,利潤同比增長10%,其中絲綢板塊銷售同比增長12%,利潤同比增長26%。
3破解色彩管理難題
不可否認,雖然現在企業普遍認為數碼印花機打樣反應速度快、打樣成本低、效果一致性好,但對于針對絲綢面料來說,數碼印花仍存在著急需解決的問題。
例如,對比于傳統印花的專色印花,數碼印花是CMYK混色印花,所有顏色都由四色墨水混合而成,一點點的外部變化,如墨水的差異、打印頭之間的差異、打印過程中環境的微小改變,都會影響到混色后一系列顏色的準確性。
ldquo;以前,有很多傳統印花的花樣要求用數碼印花生產,傳統印花和數碼印花的原理完全不同,要制造出一模一樣的色彩和圖案來,難度比較大。2008年以后,公司技術人員從改進描稿技術、調整噴印參數以及篩選墨水等方面著手,經過大量深入的研究,終于解決了這一重大技術難題。rdquo;馬廷方回憶說。
ldquo;公司從2013年年底開始調研,2014年5月聘請了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數字媒體與藝術設計學院團隊,針對數碼印花色彩管理項目進行跨界合作,著力研究lsquo;色彩管理模擬系統rsquo;,確保色彩還原度達到95%以上。rdquo; 馬廷方驕傲地說。
據了解,通過2年的大量試驗和測試,萬事利逐步完善了在數碼印花工藝流程中容易造成顏色缺失的環節,并用數據的方式將各道工序之間損失的部分補入管理系統里,實現了lsquo;所見即所得rsquo;的目標。
ldquo;萬事利是國內第一家在紡織品數碼印花全過程中實施色彩管理的企業。從原來對著色彩調色彩,轉變為對著色彩調數字。這樣,調色員在電腦上調色就能做到既快又準。此外,我們還實現了不同機型的色彩匹配。rdquo;馬廷方補充說,一般不同設備由于噴嘴、墨水和管理軟件不同,打同一花型時,顏色會不一致的。但通過色彩管理的實施,萬事利能夠使兩臺不同設備的色彩進行匹配,打印出顏色一致的產品。
當然,要把色彩管理系統發揮得淋漓盡致,還要注意每一道印花的工序(如打漿、上漿、蒸化、水洗、整理等)都必須實施比較嚴格的標準化作業。ldquo;色彩管理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它必須隨著生產條件的改變不斷進行調整。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所用的顯示屏、掃描儀,至少一個月要進行一次校正。rdquo; 馬廷方提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