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會員說明 | 收藏網站 | English Version
和沿海地區不同,今年以來,河南省服裝行業迎來了一場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外貿企業原來承接二手、三手乃至四手單,現在直接接到一手訂單,附加值有了很大提高;內銷企業狠練內功,實施品牌化戰略,生產量同比增長了25%左右。昨天上午,記者專訪了省服裝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秘書長李剛。
●外貿企業已顧不上小單生意
記者:沿海很多服裝外貿企業都遇到了困難,我省情況怎么樣?
李剛:我省的情況非常好。今天中午,廣州一家服裝企業老板將趕到我們協會,讓我們領著他去考察兩家女褲生產企業。從上個星期到今天,我們已經接待了5家來考察的外地企業,他們都是來下訂單的。像滎陽的鑫源公司,2007年共接單320萬件套,今年要超過400萬件套,今年的訂單已經滿了。上周五我領著德國一家公司老板去考察,他要訂2萬件套服裝,鑫源公司像這種小單子現在已經不接了,顧不上,而在去年像這種單子他們還是比較歡迎的。
記者:價格上有變化嗎?
李剛:以前我省外貿企業接的都是二手、三手乃至四手單,還有五手單,中間轉了幾道手,利潤非常低。現在大部分接的都是一手單,最多是二手單,單價提高了30%,相對利潤就高了。現在很多都是國外企業直接給我們下訂單,在相同生產量的情況下,單價高了,賺錢就多了。
記者: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什么?
李剛:沿海一些服裝大省受經濟大氣候的影響,勞動力緊張,成本上升,老外在廣東、上海找不到下單的地方,原來的外貿市場份額正逐步向中西部轉移。河南有勞動力優勢,有著為數眾多的熟練工人,有加工基礎,有政策優勢,況且原來的外貿加工基數比較低,正好遇到了很好的機遇。所以,我們成為承接產業轉移中最好的地區之一。
我們的原則是,他們(沿海地區)不做的我們做,他們不接的我們接,我們要抓住機會,有活可做,有朋友可交,先生存后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
●內貿企業生產量增長了25%
記者:內貿企業情況怎么樣?
李剛:在加入我們協會的1000多家企業中,據不完全統計,生產量同比增長了25%左右。最近幾個月,我們相繼考察了鄭州及洛陽一些大的服裝企業,他們的情況也很好,生產量都在增長。一些原來生產女裝的企業,正擴大生產鏈條,準備上馬男褲生產線。這種良好態勢在全國都不多見,很多來考察的外地企業都很羨慕。
鄭州的女褲加工企業,過去都是靠自有資金滾動積累發展壯大起來的,有了一定的規模和基礎,有了市場實踐經驗和隊伍,更重要的是他們現在都有了受市場歡迎的自主品牌,因此他們所思考的是如何不失時機加快發展。
現在的消費者,對品牌更加重視,這就為我省的女褲生產企業提供了機遇。我省的女褲企業未雨綢繆,從去年開始實施了品牌化戰略,產品品質有了明顯提高,品牌影響越來越大,增長幅度明顯。
記者:政府對這一塊兒也更重視了?
李剛:是的。因為服裝企業是勞動密集型企業,可以解決大量的勞動力就業。所以政府對此非常重視,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效果明顯。像鄭州市政府支持建設的鄭州紡織產業園服裝加工區,一期已經建成,現在入駐的14家企業蓄勢待發,年內就要投產。其中,婭麗達總投資額達到1.2億元,年產量可達到1200萬條女褲,銷售收入可以超過10億元,公司整體實力將達到國內同行業先進水平。
記者:我看到很多外地的企業都來河南考察?
李剛:今年以來,每個月都有十幾家甚至幾十家來自廣東、浙江、上海、福建的企業到河南來考察、選址、投資、合作,已經談成的項目有上百個,投資額比較大。
●女裝要打造國家名牌
記者:在河南服裝行業發展中,行業協會都發揮了什么作用?
李剛:今年6月份,我們組織了中國(鄭州)紡織品服裝業博覽會,為展示河南企業形象,承接產業轉移,推動行業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7月下旬,鄭州褲業抱團出擊,近50家企業簽訂了締結聯盟集體入駐常熟“中國褲業中心”的意向書;我們利用自身的優勢,與上海等一些承接外單能力強、加工能力差的城市合作,不斷組織企業到那里去考察合作,廣交朋友;組織企業去青島、大連、上海、常熟等地去考察,有300多家企業參加,對提高企業家觀念的轉變,人脈資源的建立,促進整個行業進步都發揮了很好的作用。11月23日,我們還將組織著名女裝企業組團赴武漢考察。
記者:明年行業協會的工作重點是什么?
李剛:本月13日我們召開的秘書長辦公會研究決定,從今年開始,行業工作將重視女裝發展,關注女裝企業動向,引導女裝企業實施品牌戰略,樹立標桿企業;每年帶領女裝企業走出去1~2次,參觀考察,學習交流,幫助女裝企業老板在全球范圍內廣交朋友、廣泛聯合,在交流中達成共識,走向合作;引導企業樹立放眼世界的意識,以全省、全國、全球著裝為己任,著眼大事、著眼大局;引導女裝企業舍得在品牌塑造、設計研發方面投入資金。
要以負責的態度關注客戶需求,通過3年努力,使我省女裝產品推出10個省級名牌、1~2個國家名牌,使河南女裝成為我國名牌女裝的重要組成部分。
-- 來源:東方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