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會員說明 | 收藏網站 | English Version
目前正值服裝換季期,眾多服裝店紛紛打出名牌產品大減價的招牌,“滿就送”、“折后再送”等促銷廣告琳瑯滿目,在正規商場要價近千元的服裝,在一些小店里只花200元就能買到。但有關部門提醒消費者,“山寨”服裝迷人眼,應提防一些商家的換季打折陷阱。
換季打折促銷,多數是是以特賣場的形式銷售服裝,在一些小店,記者發現其銷售的“鱷魚”、“蘋果”等服裝,商標圖案中鱷魚的體型偏瘦,頭的朝向不同,而所謂的“蘋果”服裝也沒有蘋果梗的圖案。有消費者說,這些服裝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傍名牌產品,就是買到真正的名牌,也是存在不同程度的殘次,或者是倉庫積壓的商品。
在一場冬季服裝促銷會上,記者發現一件與正規商場要價2000多元的皮衣款式相近的衣服僅賣260元。老板一再強調這個皮衣是廠家直銷,省去了中間利潤,所以價格便宜。但據知情人士透露,與正規商場的皮衣相比,這家店所出售的并非真皮而是人造革,一些價格較貴、質量相對較好的皮衣也是用牛皮代替了羊皮,由于與名牌產品款式相近、設計新潮,所以銷量頗佳。
價格打折,質量、性能、用途和售后服務也跟著打折。一些商場在特價商品的購物小票上標明,“特價商品,恕不退貨”、“請檢查商品質量,處理品不退貨”等字樣,消費者購買這些沒有質量保障的“名牌”服裝出現質量問題后,面對霸王條款無計可施。而一些季節性的促銷會,促銷時間一過,消費者購買的服裝出現質量問題,商家也已無影無蹤。
對此,專家提醒,消費者不要貪圖一時的便宜,選購服裝應注意以下3方面。一是購買服裝時看清商標、產地,不要輕信廣告宣傳內容,避免落入“山寨”名牌的陷阱;二是在購買打折商品時,應當知道正常的商品打折與處理品、殘次品、滯銷品降價不是同一概念;三是消費者應關注商品、服務應當具有正常使用的質量、性能、用途和有效期限,警惕商家以“降價商品不許退換”為借口侵犯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警惕設在“最終解釋權”背后的陷阱。
-- 來源: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