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會員說明 | 收藏網站 | English Version
全球金融危機陰霾還會持續多久?世界經濟秩序正如何重建?中國企業是否劫波已過?還是危機中萌生新機遇?這一切是未知數嗎?家紡行業將要如何應對,又如何把握危機中的契機?全國家紡布藝工商企業高峰論壇為您一一展開:
廣東家紡協會黃錦權會長:強本固基,亡羊補牢,抱團過冬,差異化競爭,簡簡單單的幾個詞語闡述了黃會長對于金融危機的應對建議。黃會長認為,金融危機對于家紡布藝行業只不過是一個“沖涼”,但同時也是對家紡布藝行業的一種考驗。經營策略、產業布局都會得到調整,行業會向著一個更好的方向發展。最后黃會長冀望全國家紡布藝企業家們能以廣闊的胸懷帶動行業健康穩定發展。
大視野李植茂:一調戰略、保底線。做好最好與最壞期望值的預算,積極應對。二是練內功、凝人心。關鍵時刻不裁員不減薪,以確保團隊更有凝聚力更有戰斗力。三是強管理、重預算、節成本。與知名財政咨詢公司合作,做好財政預算。四是拓市場、增份額。加強店中店管理,同時準備創立專賣店,五、重維護、固市場。樹立十五項服務標準,產商聯盟實現共贏。李總認為,只有被淘汰的企業,沒有被淘汰的行業。他將與全國業內同行一起堅守夢想,共推進步。
新華隆蔡廣華:一是加強產品創新,提升品牌價值。二是理順渠道,實現共贏。融合產業鏈,加大產業資源整合,推動大家居行業共同進步。三是加強內部管理,確保布藝品質。有質量才能生存,有管理才能發展。蔡總認為,沒有一劍封喉,沒有一擊斃命,做好自己應該做的,危機之后就是機會。蔡總還希望家紡協會能積極打擊專利侵權,引導行業自律,推動行業健康進步。
成都靚惠誠李松:一是加大員工培訓力度,細分培訓內容,加強培訓時間,擴大培訓師資、渠道,豐富培訓模式。二是升級服務模式,注重細節打造,尤其是跟蹤調研彌補市場不足,讓消費者體驗型服務更到位。三是工藝升級,加強創新。李總認為,經濟危機是有周期性的,他相信只要企業積極應對,努力挖掘市場潛力,下一個經濟高潮會在不久的將來到來。
吉林東櫻李巍:李總首先感謝協會在推動行業發展建立企業平臺方面做出的貢獻,提出了當前家紡企業面臨的一個通病:營銷模式傳統,追求量化而放棄對客戶的選擇,從而使產品生命周期短暫,同時也沖擊了企業的運營機制。他認為,企業應時刻具有危機意識,居安思危,居危思變,正確運用戰略加戰術的思想,正確匹配經銷商與零售商,他相信一旦解決了這個問題,家紡行業的質變就將到來。
華俊行蔡榮華:蔡總對于金融危機相當樂觀,對家紡行業充滿了信心。他認為,中國在世界上的經濟地位與發展速度都決定了世界性的金融危機都必須依靠中國解救,那么中國人自己又何必怕自己呢!今天是家紡行業的兄弟姐妹聚在一起,共同探討應對經濟危機良策的平臺,他相信危機只是暫時的,只要有勇氣有魄力,危機一定不是危機,危機就是契機。
濰坊力凡得韓玉珍:人才是韓總一直強調的。重視人才,留住人才,只有人才才是企業的根基。對此,韓總認為效益長一寸,福利加三分。力凡得建立了一系列對于人才的激勵機制,包括綜合性獎勵機制,全員福利機制等。她認為,企業效益指標的完成不代表企業自身的價值,員工、團隊的指標才是基本指標。一個擁有優秀人才的企業就如同一個擁有了健康體魄的人。
摩力克潘聰:面對經濟危機,摩力克堅持渠道為王的路線,對專賣店在加強產品升級換代、廣告宣傳投入和產品促銷上給予支持和鼓勵,增強渠道信心。為此摩力克大量投入資金以及在中央電視臺做廣告等。加強平時練兵整風,摩力克認為銷售同樣可以規范,有章可循。摩力克請了許多專家學者來做員工培訓,以增強員工素質。最后潘總對于協會提出了自己的意見,他希望在加強布藝文化建設,推動布藝文化發展上做出更多努力。他認為推廣布藝文化,引導消費者對布藝的認識理解會帶來新的行業增長點。
在自由討論環節,新洪業黃小洪、源志誠的鄧源津、新東興梁洪輝、金華的黃沛強、連鎖經銷商劉朝綱、余杭的范雄偉、以及新大華公司負責人等都發表了自己的想法和觀點,現場氣氛自由活躍。
最后中國家紡協會樊廷乙副會長做了精彩總結。會議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結束,與會嘉賓紛紛表示受益匪淺,并希望家紡協會把這個平臺繼續做大做強,發揮行業平臺優勢,積極推動家紡布藝行業向前發展。
-- 來源:搜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