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會員說明 | 收藏網站 | English Version
由于中秋小長假和國慶長假在時間上比較靠近,杭州迎來了秋季旅游的高峰,蠶絲制品成為游客購物選擇的重點。據了解,杭州蠶絲產品普遍大幅漲價,小到絲巾睡衣,大到蠶絲被節日期間漲價幅度達到10%-20%。
昨日,記者在河坊街看到,節前普遍售價100元的印花絲巾,現在已經漲到了120元,而原本140元/斤的特質蠶絲被也在中秋期間漲到了160-180元/斤。
商場蠶絲寢具的部分產品市場價提高了8%左右,部分產品提價幅度高達14%。“我們的蠶絲被產品目前還沒有提價,但是預計中秋后十一前就要提價。”杭州絲綢博物館產品市場部負責人羅先生透露。雖然該銷售部產品沒有提價,但是2.5公斤的特質蠶絲被銷售價在800元左右,并不低于目前市場漲價后的價格。盡管蠶絲制品價格上漲,不過并沒有影響顧客的購買熱情,記者從杭州絲綢博物館市場部了解到,僅蠶絲被一項,小長假三天平均每天可以賣出一百條左右。
不僅是蠶絲被,一些真絲產品的價格在節前就已經開漲。體育場路的杭州中國絲綢城,一件凈面的絲綢睡衣從節前的98元漲到了118元。“這個價格還沒到頂,以后說不定還會漲。”一銷售人員說。
據悉,蠶絲制品在中秋節漲價除了節日消費契機,更重要的是受到當前普遍物價上漲的影響。生絲生產成本大幅度提高。生絲生產包含一定的特殊工藝,對生產者技術含量較高,因此技術工人成本的上漲也成了生絲漲價的一個重要原因。
浙江產的真絲類產品大部分供應國際市場。嘉興市、湖州市和淳安縣是浙江三個蠶繭主產地,也是絲廠集中的地區。受到國內白廠絲價格大幅上漲的影響,絲類商品也開始大幅上漲,“上世紀90年代至今,蠶絲的價格起起落落有過兩三次,但基本在每噸11萬元至24萬元之間徘徊,目前絲綢價格18.8萬,較上半年的一路走跌以來,生絲價格已經開始大幅回升。”浙江省絲綢協會工作人員這樣告訴記者。
浙江絲綢協會對此指出,繭絲價格出現暴漲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原料供應存在一定的缺口。目前,國內市場真絲產品消費已漸成氣候,并有逐年增多的趨勢。有關數據顯示,國內大約每年遞增20%以上。目前,國內真絲產品出口80%出自浙江。業內普遍估計,蠶絲被每年消耗原料在10萬噸左右。
--來源:青年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