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會員說明 | 收藏網站 | English Version
一、紡織行業管理現狀
作為傳統產業的紡織工業,在新的形勢下走信息化之路是必然的選擇, 因為: 信息社會的到來,原有的競爭規則正在發生根本改變。 工業社會里決定企業利潤的是勞動力和資本,信息社會決定企業利潤的是信息.是對信息的組合、 分析、加工后形成的 “ 知識” 。把信息變成知識,把知識變成決策,把決策變成利潤,是信息時代企業的底利法則。
二、紡織企業信息化的必然性
1、加入WTO 后國際競爭一體化環境下我國紡織企業面臨的挑戰
信息化, 也就是知識的集成、 技術的 集成、 產品的 集成和信息的集成。 近兩年,國家采取了提高紡織產品出口 退稅率等措施, 紡織工業國際競爭力有所恢復, 服裝工業競爭力系數保持較高水平,但紡織品競爭力系數仍低于韓國 (0.60、意大利(0.323 ) 等國家。正視現實,實施積極有效的信息化工程, 提高企業的應變能力和競爭力,才能把我們的紡織大國地位提升為紡織強國的地位。
2、實現信息化是提高管理效益, 降低管理費用的有效途徑
以國有企業為主的我國紡織企業, 管理費用、 財務費用占銷售收人的比 重非常大,急需實施科學、高效、透明的管理決策系統。 管理費用居高不下的原因有兩個: 一是管理模式落后,管理層次多,導致效率低下;二是管理人員很多,但素質普遍不高,導致成本費用大。
3、信息化是快速反應市場變化的重要手段
在全球紡織生產和供應的產業鏈中 ,企業自身發展需要快速反應國際產業鏈的變化。浙江某紡織公司實施ERP( 企業資源計劃管理) 系統以后,效果非常明顯。公司產品開發周期由ERP 應用前的30天降低至15天,市場反饋周期由3天降低到7 天,色織布生產周期由60天減少到25天,染色一次命中率由56% 提高到98%,準時交貨率提高到98% ,用戶滿意程度提高到98%,而庫存降低了30% , A級布率由94% 提高到97.5%.
三、管理總體需求
對于紡織企業這種典型的連續化生產類型的企業實施ERP系統建設,除了應實現從原料采購到成品銷售完整供應鏈及鏈 上每一個環節的管理外, 還應從行業的特點出發進行定制,開發出真正能夠適用于大多數紡織企業的ERP系統。紡織企業生產過程中所有工序從清花、梳棉、梳條到紡紗、織布都有自 身的特點和生產規律, 概括起來講, 紡織行業的生產特點可以 表現為連續化、 多機臺、 手工操作, 對產品質量影響的四大因素為原料、 設備、工藝、人。除此以外,該類企業的 產品在市場方面常常體現為: 市場需求變化快, 多為小批量、多品種、多訂單,需要生產能夠及時進行調整。在實施ERP 建設時可考慮在以下模塊中重點進行定制:
1、原料管理模塊
在紡織行業中,原料是影響產品質量、成本的重要因素,因此原料的管理在系統中占有比較重要的地位. 棉紡原料主要是原棉、化學纖維等, 在原料管理中除需生成進銷存、 成本核算等報表外,還應包括原料的特性分析 ( 如纖維長度、線密度、 強力、 吸濕性等) , 質量檢驗( 取樣、 品級檢驗、 含水檢驗、 含雜檢驗、 強力檢驗等) , 以及原料的品質和紗、線、布等產品質量之間的關系.
2、工藝管理模塊
工藝管理水平的高低和產品質量、成本密切相關,系統中應提供配棉管理及生產流程中關鍵工序的工藝管理,并使其能夠和生產管理相結合,此外,該模塊應提供新產品、 新工藝制定的管理, 提供產品工藝、 生產工藝與產品質量間關系的分析功能。
3、生產管理系統
紡織行業的市場需求特點是變化快、小批量、多品種,在系統實施時應特別注意這一特點,使系統具有較大的靈活性,能夠根據用戶需求的變化,及時調整生產計劃,并實施相應的生產調度,實現按照定單生產, 并與營銷系統緊密結合,及時準確地做出生產計劃管理,同時在生產中注意提高機臺效率, 合理地、 有效地安排生產,使設備的 使用發揮最大的效益。
紡織行業的生產工序較多, 每一個生產環節的生產情況都會對下一道工序的生產產生直接影響, 因此系統應能綜合設備的生產能力、訂單的生產周期、 人工的操作水平等各方面因素,合理安排生產.使各工序之間有良 好的銜接。
4、質量管理
影響紗、 布等產品質量的原因多種多樣, 但主要包括原材料的質量、設備的影響、生產工藝的采用、員工的操作等因素,系統應能夠實現對全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情況進行跟蹤和反饋,通過對原材料、半成品、產成品的質量檢驗和用戶質量反饋的統計分析, 跟蹤、分析產品 在生產過程中的質量狀況, 特別是設備、 工藝、 操作等對生產的影響,得出 企業各生產環節的質量分析報告,發現問題,及時反饋,提出改進辦法。
5、設備管理
生產設備在紡織行業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從設備的采購, 到設備的安裝、保養、維修及機物料、零配件的供應等,每一個環節都應在系統中建立相應的管理辦法,以保證設備始終處于良好的運轉狀態。
四、管理預期目標
紡織行業信息管理系統的開發應用, 不僅有利于大中小型紡織企業對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集中高效管理,提高供應鏈效率,而且為企業實行連鎖經營、品牌戰略和網絡化營銷奠定了 堅實的信息基礎. 紡織行業信息化建設是一項長期的系 統化工程,需要不斷深化、不斷發展。
五、結束語
紡織企業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 增強傳統產業的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在管理上實施ERP系統,營建企業管理信息系統,實現紡織企業的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協調統一,這是紡織行業從傳統生產模式走人現代經營管理的路。
--來源:《萬方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