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會員說明 | 收藏網站 | English Version
2008年中國紡織品和服裝行業面臨嚴峻考驗,行業運營成本不斷攀升,出口萎縮,利潤率大幅下滑。造成服裝紡織行業經營困境的主要原因是人民幣持續升值、央行緊縮信貸政策、出口退稅下調和原料、人工等成本上漲。近期央行大幅下調利率和準備金率,同時國家三次調高紡織行業出口退稅率,以及國家出臺了強力促進內需政策,為紡織行業復蘇帶來了希望,F在,服裝紡織行業又迎來了一個重要的利好消息,人民幣可能結束長達三年的升值趨勢,走向貶值,這有利于刺激不斷萎縮的服裝紡織品出口。
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結束后,12月1日人民幣對美元大幅跳水495個基點,創匯改以來最大的跌幅,此前連續近三個月,人民幣基本處于橫盤整理狀態。受美國的主要出口對象經濟形式不景氣的影響,今年中國對外貿易形勢嚴峻,對于12月1日人民幣的大幅下跌,市場普遍預期人民幣可能走向長期貶值,以幫助改善中國的出口形勢。
金融危機導致中國紡織品主要出口市場需求下降,今年服裝紡織行業整體出口形勢非常不好,據海關統計,2008年1-9月我紡織品服裝累計出口1369.4億美元,同比增長8.1%,增幅較去年同期下降11.9個百分點。其中,對美出口192.4億美元,同比增長1.4%,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8個百分點;歐盟由于整體經濟走勢比較良好,且由于放開數量限制,對歐出口保持了超過20%的較高的增速。目前整個紡織行業利潤率非常低,在規模以上4.6萬戶紡織企業中,有三分之二的企業平均利潤率只有0.1%。
人民幣長期升值趨勢吞噬企業了企業大幅分利潤,由于紡織企業的原材料、人工等成本均是以人民幣計價,而出口產品以美元結算,企業的出口售價的變化難以適應人民幣加速升值的步伐,大量的利潤空間在結匯環節損失掉,甚至有些企業經常出現出口回款后轉換為人民幣負利潤的情況。人民幣升值迫使中國服裝紡織企業不斷提高產品出口報價,造成產品出口增速下滑,同時在印度、巴基斯坦等新興紡織品出口強國的競爭下,損失了部分出口市場。
目前市場還不能肯定12月1日的人民幣下跌是暫時的反彈還是長期的趨勢,不過在國際金融危機、國內市場內需不足的情況下,人民幣對中國商品出口的促進作用顯而易見,結合近期國家相繼出臺4萬億投資拉動內需、大幅降低利率等一系列刺激經濟增長的調控政策的背景,市場更樂于相信人民幣貶值是政府促進出口保經濟增長的長期政策,這對恢復出口企業的信心具有重要的意義。
不過,貶值對服裝紡織行業出口的作用也不能過于樂觀。服裝紡織行業出口形勢不好,有兩方面原因,一個方面原因是中國服裝紡織行業自身的高財務成本、高生產成本等方面的原因,這可以通過提高出口退稅稅率和降息等方式降低財務成本,同時國內原料市場價格不斷下跌已經開始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成本;另一方面原因是由于美國等主要出口國受金融危機影響需求下降所致,而通過人民幣貶值降低服裝紡織品出口價格對改善美國等國家的需求作用不大。這從2008年中國對美和對歐盟紡織品出口增速上可以看出,今年中國對歐盟服裝紡織品保持了高增長,對美出口則大幅回落,進口國的經濟景氣程度對出口情況的影響十分明顯。
2008年結束后,中國將徹底結束對美服裝紡織品出口的配額管制,這對出口企業來說是個利好消息,不過,美國市場需求究竟會下滑多少,目前難以判斷,2009年中國的服裝紡織品行業可能面臨的形勢會更加嚴峻。因此未來服裝紡織企業在繼續采取措施降低成本、提高產品的附加值促進出口外,借助國家拉動內需的有利時機,擴大國內市場銷售份額,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
--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