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會員說明 | 收藏網站 | English Version
汕頭是國內規模最大、產業最集中的毛衫、內衣生產基地之一,目前,該市共有紡織服裝生產、銷售企業2萬多家,其中投資上千萬元的有100余家,上億元的有10多家。據海關統計,近年來,該市服裝及衣著附件的出口額逐年增大,年均增長速度為26.6%,占該市外貿出口總額20.4%,紡織服裝業成為該市重要支柱產業。在這次席卷全球的金融風暴中,今年前8個月,該市紡織制品出口1.1億美元,比增25.6%;服裝及衣著附件出口5.9億美元,比增12.3%。
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還有人民幣升值、土地等資源和能源產品價格大幅攀升、企業原材料和勞動力成本急劇增加以及內外資企業所得稅并軌等因素的綜合影響,再加上今年以來,歐美等發達國家針對我國紡織服裝行業的技術性貿易壁壘不斷增加,在服裝產品的安全、衛生、環保、反欺詐等方面要求越來越嚴苛,目前,國內不少紡織服裝企業減產、停產乃至倒閉。汕頭紡織服裝企業在壓力面前,積極謀求“自變”以適應“外變”,許多企業依靠產業調整轉型和升級,改變以往簡單的“接單生產”式出口為主的經營模式,加大研發和產品創新投入力度,通過提高產品質量、產品附加值和經營管理效率,加快款式更新速度,采取主動的產品推出方式,特別是通過進口高效率的機械設備來提高生產效率和減少對人工的依賴、促進企業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同時,在大力拓展新興市場、啟動國內銷售等方面下苦功夫,以獲取更大的發展空間,提高在困境中的生存能力。如博贏刺繡有限公司斥資引進國外最新型的“一針兩片”繡花機,填補目前國內繡花行業空白,研發一系列的新產品,并抓住時機做好產品的市場定位,該公司在金融危機中非但不裁員,反而招聘不少高素質科研人才和熟練技術工人,努力拓展市場,完善營銷網絡,由于應對及時得當,企業訂單比原來增加了近50%。
此外,各級有關部門的大力扶持,也為汕頭紡織服裝業的穩步發展提供有力保障:廣東省外經貿廳在汕頭市舉辦紡織品出口預警培訓班,為應對部分發達國家對我國紡織品實行反傾銷、反補貼做準備;該市外經貿部門組織有關人員認真研究歐、美、日等主要市場的反傾銷法規,建立紡織服裝重點品種的出口監測系統,及時發布預警監測信息;汕頭檢驗檢疫局為企業支招應對美國進口紡織服裝新規;汕頭海關為企業營造良好通關環境,確保產品出口環節暢通……許多紡織服裝企業老板表示,盡管目前企業只能夠維持微利經營,但現在不是賺錢的問題,而是求生存的問題,市場行情有漲有跌,只要能堅持生存下去,下來肯定還有賺錢的機會,特別是不久前國家提高了部分紡織品、服裝產品的出口退稅率,減輕了企業的壓力,再加上各級政府部門的大力扶持,相信企業的“嚴冬”會很快過去。
-- 來源: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