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會員說明 | 收藏網站 | English Version
美國的次貸危機直接造成金融市場的“黑洞效應”,對投資者信心、金融信用、資產效應到實體經濟帶來重挫,并且直接影響到中國的金融市場、實體經濟和中國的低端產業和產品,繼而直接影響到我國紡織服裝的出口貿易,更影響到紡織服裝產業和企業的資金鏈、產業投資和資本運營。
目前,我國一些新建紡織服裝專業市場將面臨資金、招商和運營的壓力,一些傳統、品牌紡織服裝專業市場也將迎來新的轉型、提升和創新的機遇。面對著中國東北和中西部地區巨大的紡織服裝消費市場,我們提出采取產業與市場雙向轉移的戰略思路,加快紡織服裝產業結構的調整和擴大內需戰略的實施。
在產業轉移方面:一是集團性的開發建設紡織服裝產業園區,比如,河南的中國元通紡織城、遼寧康平的沈陽紡織服裝產業園、湖北武漢的漢正服裝工業園等;二是企業性的開發建設工業基地,比如,福建的七匹狼服裝公司在沈陽建設的工業物流中心等。
在市場轉移方面:一是品牌、服務和商戶的轉移:比如,浙江義烏市場的管理、服務、品牌和商戶向東北和中西部地區的轉移,全國標有義烏的市場已經近20個;另外,廣州白馬服裝市場、杭州四季青服裝市場等,也都在向東北和中西部地區實現品牌、服務和商戶的轉移;二是市場建設的轉移:比如廣東華南城集團在廣東建設華南城工業原材料專業市場之后,又大舉在遼寧的鐵嶺投資建設超百萬米的東北物流城。在北京、在天津、在安徽等地區,這類的專業市場已經成為市場轉移的領跑者。
中國的內需市場正在成為新的市場熱點,擴大內需市場將成為紡織服裝全行業穩定和發展的基礎。由此可見,跨區域的雙向轉移存在巨大的市場空間,同時承擔著紡織服裝行業發展未來的重任。
-- 來源: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