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會員說明 | 收藏網站 | English Version
8月10日,眾盼之下的國儲棉終于登上了全國棉花交易市場儲備棉競買交易系統。本周推出的國儲棉成交理想并且價格持續回落。
周二的儲備棉投放數量為15083噸,14時~19時40分歷時5個半小時全部成交;平均等級3.5,較上一日高0.02;平均長度28.36,與上一日相比低0.01;加權成交價17963元/噸,較上一日低76元,折328級成交價為18167元/噸(凈重),較上一日低90元/噸。周三,國儲棉競拍均價繼續下滑,其中,所有成交價格加權平均后,均價在國儲棉開拍之際首次跌破18000元/噸。
周三,筆者聯系到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會長徐文英,問到本次60萬噸國儲棉的拋售對當前棉價的影響,忙碌中的徐會長在電話的另一端以沉穩的聲音回答:我們認為拋儲后棉價走得還是比較平穩的,有小幅回落。
事實上,有別于今年上半年棉價的起伏跌宕,近一個月來棉價的走勢已經處于小幅下跌之中。徐文英說,由于去年棉花減產,今年棉花供應肯定緊張,而今年上半年棉紗的產量卻依然保持著16.9%的增長,增長速度是很快的,這也促就了上半年棉花價格的漲勢。隨著國家80萬噸、40萬噸進口棉花配額的發放,8月份國際棉花陸續到港,新疆棉也逐步地調了過來,再加上這次60萬噸國儲棉的投放,總的來講是能夠緩解棉價的大幅上升的。對于這批國儲棉的拋售,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做了特別的規定:不是紡紗企業不允許參加競拍。這一點紡織企業反映不錯。還有就是個別紡紗企業想多買,也是不允許的,按規定,競買數量一定要與企業的紡紗能力相匹配,畢竟,60萬噸的國儲棉只能用做解決企業生產的燃眉之急。這在客觀上也抑制了炒作棉花的行為。
據了解,目前,全國不少地區紡織企業均在積極競拍國儲棉,這迫使現貨商降價促銷手中的皮棉。譬如,8月16日,四川省當地229級新疆棉報價19300元/噸(公重、自提、帶票),329級報價18800元/噸~19000元/噸,相對于拋儲啟動之前下跌200~300元/噸。由于現貨價格下調,部分紡織企業在競拍國儲棉的同時也開始積極在現貨市場尋購棉花,以保證自身用棉需求。
進入7月以來,紡織企業進入了銷售淡季。目前的紗線價格開始進入下滑通道,但經過前幾個月的暢銷局面,紡紗企業普遍沒有大的資金壓力。棉紡織企業已經采購并進入本廠倉庫的棉花數量雖然不多,但加上在途、訂購以及存放在其他倉庫的棉花在內,棉紡織企業能夠實際控制的棉花數量大多在2~3個月的生產用量,不少大型企業甚至更多。有專家分析,對于新年度全球棉花的供需變化,當前仍主要集中在中國、美國以及印度市場。美國市場,在后期天氣順利的情況下,產量有望增加至398萬噸,考慮本年度期末庫存較上年度減少75萬噸左右,新年度對全球有效供應增加預計不超過60萬噸;印度方面,產量增加的同時國內用棉需求也在增加,新年度對全球供應增加應不超過30萬噸。而對于中國棉花產量,當前各機構分歧較大,美國農業部最新預測為718萬噸,ICAC預測為708 萬噸,中棉協預測為670萬噸左右。結合去年國家統計局統計的產量640萬噸,加上今年天氣原因,今年中國棉花產量將不超過去年的產量640萬噸。新的棉花年度國內仍將維持偏緊的供應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