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會員說明 | 收藏網站 | English Version
北京天蘭天、九龍匯川、百榮天海國際商貿城等服裝尾貨市場的相繼開張,一時間使得“尾貨”這個陌生詞匯,在老百姓的關注和新聞媒介的報道下演變成為一種商業和服裝銷售的創意理念,購買“尾貨”似乎也成了老百姓的一種時尚消費方式,而尾貨銷售這種極具發展潛力的零售業態,將對百貨商場、綜合超市等傳統百貨業態形成挑戰。
尾貨市場人氣躥升
2-3元的襯衣、6-7元的牛仔褲隨處可見,北京正在興起的大型服裝尾貨市場已成為“淘貨人”普遍關注的焦點。根據統計數字顯示,北京第一家尾貨市場??天蘭天服裝尾貨批發市場,在開業初期的7天時間內共接待20萬人次,其中,來自河北、天津、山西、東北、內蒙古等地的“淘貨人”就超過3萬人次。該市場7天出貨量超過60萬件,交易額超過700萬元。
第一家尾貨市場成功打響第一炮之后,天蘭天已迅速著手籌備開設在北京的第二家店,目前已選定了西三旗的一個面積為1.8萬平方米的項目。另據了解,在不到半年時間里,九龍匯川、百榮天海國際商貿城等服裝尾貨市場也相繼在南城開張。如此密集的發展勢頭,直接威脅主流服裝市場。據各方信息估算,未來尾貨市場的銷售額很可能超過100億元。
面對尾貨市場遍地開花的現象,中國服裝協會有關專家表示了一定的擔憂,大規模、密集地以低于生產成本的價格拋售服裝尾貨,勢必會對服裝市場本來的秩序造成一定的沖擊,甚至影響部分地區市場主流渠道的健康發展。
消費者質疑買賣有“門檻”
記者在天蘭天服裝尾貨批發市場內看到,60%以上的產品在80元以內。消費者質疑:這么便宜的衣服會不會是“洋垃圾”?質量有保障嗎?不少消費者告訴記者,其實并不太懂“尾貨”的概念,吸引他們的主要還是低廉的價格。
對此,天蘭天服裝尾貨批發市場總經理梁吉良表示,低廉的價格是由尾貨產品的自身特點決定的。一方面一些大服裝企業在完成原單60%的訂單利潤后,形成了大批量貨物剩余;另一方面是一些大服裝企業盤活資金進行第二次生產,所以貨物批發出來的價格非常便宜,甚至低于生產成本。對于尾貨產品,“價格低廉只是賣點,而不是衡量尾貨質量的尺度,我們絕對不會賣‘洋垃圾’”。
但是,在記者采訪時,一些消費者向記者講述了尾貨市場的“消費門檻”。比如,攤主批發服裝時,不能保證商品100%質量合格,可能會有2%-3%的殘次品,不退不換,同時不允許批發商挑選商品。消費者在購物后容易忘記索要小票等購物憑證,一些尾貨存在瑕疵,一旦出現糾紛消費者并沒有證據。此外,一些服裝面料可能會存在色牢度不夠等問題,容易對消費者的身體健康造成影響。目前市場對于以上可能出現情況的做法是,當消費者購買的商品出現質量問題時,可以調換;如果沒有同樣款式,將由市場管理部門出面進行退貨。
超低價格沖擊傳統服裝市場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一條款式、品牌完全相同的彩棉內衣,在三利商場售價為120元,在大紅門批發市場售價為50元,而在服裝尾貨市場售價卻僅為20元。類似的情況在T恤、運動裝、鞋帽等產品上比比皆是,與商場產品相比,尾貨價格平均要低上3-5倍。專賣尾貨的商家告訴記者,尾貨服裝其實一直都存在,只不過以前都是在傳統的服裝市場或地下銷售。尾貨銷價極低,一件外衣也就10多塊錢,但商家依舊有利可圖。
對此,不少正規服裝市場的商戶表示了不滿,“尾貨市場的大部分商品售價比廠家的出廠價還低,許多尾貨賣價低于原料價,這讓正規的服裝商怎么做生意?”據了解,目前天蘭天一層328個攤位的出貨量已達到了單日30萬件,個體攤位單日最高銷售額達到2.5萬元,而包括動物園在內的一些服裝批發商也開始來這里淘貨,形成了對傳統服裝市場的強力沖擊。
相關背景
專家表示,這種極限下的價格體系,已經涉嫌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中“不得以低于成本的價格銷售商品”的規定,是一種惡意競爭行為。
據中國服裝協會產業部專家劉女士說,作為行業協會,并不提倡大規模興建尾貨市場。臨時的甩貨可以理解,然而大規模、密集的以低于生產成本的價格拋售服裝尾貨,勢必會對服裝市場本來的秩序造成一定的沖擊,甚至影響部分地區市場主流渠道的健康發展。然而一些服裝廠家卻認為,尾貨甩賣并不會影響主流渠道銷售,“尾貨在多數服裝訂單中的比例僅為3%,最高時也僅為5%,從生產比例上來說,并不會對主流市場構成太大的沖擊”。
有關專家表示,所謂尾貨的意思是剩余積壓貨、過期貨或殘次品,這些商品雖然牌子有的和市場上一樣,但是款式和樣式都不如正規品牌市場上的新貨。這些服裝賣價低對老百姓來說是一件好事,因為它既便宜又實惠,對生產商來說解決了庫存積壓成本,問題的關鍵在于,管理者對這一市場要加強監管,避免出現不正當競爭的行為。
-- 來源:中國服裝鞋帽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