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會員說明 | 收藏網站 | English Version
近期,歐盟分別對一嬰兒口水兜套產品的包邊滾條使用了禁用的含氮染料和一白色針織吊帶女睡衣領口黑色花邊鑲邊中含有禁止使用的致癌物等進行了通報,通報中指出上述產品含氮致癌物嚴重超標,不符合德國食品及日用品法(LFGB)規定和歐盟2001/95/EC指令。
記者從縣檢驗檢疫局了解到,近年來,特別是在金融危機影響下,國際貿易保護有所抬頭,我國出口的服裝在國外受到越來越嚴格的抽查,紛紛提高了服裝輔助性材料的控制和要求。而上述兩例通報案例中,都只是因占比例很少的輔料類產品質量問題被歐盟通報。而根據相關部門的了解,我縣的服裝出口企業目前一般都將精力放在主要原材料和關鍵工藝的質量控制和產品檢測上,對輔料的質量控制和把關卻較少關注。如由于進貨把關不嚴,使一些含有禁用物質的縫紉線、花邊等“不起眼”的配件流入生產線,造成整個產品的不合格,不僅會給企業造成經濟損失,也會損害中國服裝制造產品的整體形象。
為此,縣檢驗檢疫部門一方面要以電子監管為重要載體,對轄區出口服裝企業大力推行“三管理”模式,縮短查驗時間,加快企業通檢速度;另一方面在加大對出口服裝輔料如滾條、花邊、拉鏈、縫紉線等抽查檢測的同時,提醒企業不僅面料要保證質量合格,還要加強對輔料的控制,不要因輔料在服裝中的比重小而忽視。此外,縣檢驗檢疫部門提醒,服裝面輔料的檢測須提前送往檢驗檢疫局實驗室檢測,爭取及早發現問題,處理質量隱患,避免更大損失。同時,建議企業要不斷提高防范意識,及時了解國外貿易壁壘動態,實現跟進口國標準、法規相適應,建立健全質量體系,提高產品質量,改進工藝,提高應對國外技術性貿易壁壘的能力,有效規避出口風險。
-- 來源:寧海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