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會員說明 | 收藏網站 | English Version
山東省不久前出臺的《山東省服裝產業調整振興意見》(以下簡稱“振興意見”)中,將“重點發展西服、高檔色織襯衫、系列牛仔服裝、男女時裝、職業裝和高檔針織內衣、休閑運動裝、針織時裝八大類產品”列為振興重點。為何選擇重點發展“八大類”?記者專訪了山東省服裝行業協會副會長萬進。
“傳統強項”加快調整
“‘振興意見’是依據山東省紡織服裝‘十一五’規劃作出的,目的是保持行業平穩較快發展。”萬進介紹,“八大類”中,西服是山東的傳統優勢服裝品類,近年來擁有5個中國名牌、中國馳名商標,新郎、仙霞、耶莉婭、紅領等品牌在國內享有較高的知名度。襯衫在山東也有很好的基礎,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山東襯衫在全國赫赫有名,盡管后來發展有所趨緩,但是,近幾年很多西服企業為了完善產業鏈,紛紛生產襯衫,高檔色織襯衫已成為山東西服企業的發展方向之一。
職業裝近年來在山東的發展勢頭也很快。萬進表示,由于職業裝的特點很適合正裝生產企業,因此,山東幾個大的西服企業開拓這一領域后,獲得了很好的收益。盡管如此,山東的正裝生產企業和國內一流企業還有差距,新郎、耶莉婭等正在加緊進行內部調整,提升品牌的文化含量和技術含量。現在,山東有些西服企業已經在開拓高檔市場,發展男正裝的高級定制。
為何要將休閑運動裝列為山東服裝業發展重點?萬進認為,這是考慮到未來的市場需求,人們的生活方式將更加休閑,因此休閑運動裝的市場潛力巨大。山東不少正裝企業已經進入休閑運動裝領域,這些企業本來就以內銷市場為主,因此,開拓以內銷休閑運動裝領域有一定優勢。
“貼牌大戶”培育品牌
萬進介紹,牛仔和針織在山東也都有較好的基礎。比如,青島有一些牛仔服企業發展良好,蘭雁集團是集紡紗、織布、染整、服裝為一體的國內最大牛仔產品生產企業之一。
“山東的針織服裝在‘十五’期間就開始發展,在全國占一席之地。”萬進說,不過遺憾的是,盡管擁有“即墨針織服裝名城”和“即發”、“元首”等龍頭企業,但即墨、諸城的針織多數出口國外,以貼牌為主,山東針織服裝整體缺乏品牌效應。山東針織業需要創建更多自主品牌,順應外衣化、時裝化的趨勢。
“山東的牛仔和針織都面臨同樣的問題:自主品牌的成長尚處于起步階段,產品出口以貼牌加工為主,營銷渠道開拓能力、推介意識及市場控制力不足。”萬進總結說。
“時尚女裝”探索合作
山東擁有的4個國家級服裝名城中,有兩個是男裝名城:諸城和郯城,但是,女裝卻不屬于山東的“強項”。“振興意見”提出“要積極探索女裝發展新路子,爭取有新突破”。
對此,萬進表示,山東女裝的品牌影響力整體較弱。煙臺女裝品牌舒朗算是一枝獨秀,去年一舉奪得中國服裝行業銷售利潤率百強第一名。山東沿海有一批中小規模女裝企業,多為韓國、日本貼牌生產女時裝。下一步,山東將加快建設半島女裝加工群,探討與韓國相關部門和企業面料、設計、信息等多方位交流與合作。另外,還要加強與杭州、廣東、深圳等國內女裝品牌生產地和集散地企業交流與合作。爭取三年之內,培育一批女裝自主品牌。
拉長產業鏈
中國服裝協會今年公布的數據顯示,2008年全國服裝規模以上企業產量達207億件,其中廣東49億件、浙江41億件、江蘇36億件、山東26億件;出口創匯全國1197億美元,其中廣東254億美元、浙江219億美元、江蘇173億美元、上海121億美元、山東77億美元。目前全國共有35個服裝產業特色名城,其中福建、江蘇各8個,浙江6個,廣東5個,而山東僅有2個。萬進認為,山東的產業鏈綜合能力和產業集群建設與南方先進省市相比差距較大。
“振興意見”中,強調“拉長產業鏈條,培育產業集群”,萬進將這一目標分解為四部分:第一,要以“八大類”為龍頭,帶動面料、輔料、設計、技術、工藝、品牌、廣告、營銷、企業文化、服務等產業鏈各個環節的整合與配套發展。第二,加快建設濟南、青島、淄博、煙臺、濰坊、威海六大服裝工業基地,建設山東西部產業鏈上中游產品加工基地。第三,重點培育即墨、淄川、洛口、臨沂、濰坊等服裝、面料、輔料、服飾、紗線綜合性市場,完善配套加工基地及物流倉儲、餐飲服務等相關設施,構筑生產與市場互動雙贏的產銷新模式。第四,與有關省市合作建設輔料市場,盡快解決長期制約山東省服裝產業鏈發展的輔料短缺、不配套問題。
另外,要推動和引導山東服裝加工產業向本省中西部轉移,支持菏澤、聊城、臨沂、德州、濟寧等中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建立服裝加工基地和流通市場。加大對服裝企業的信貸支持,整合財政及有關部門用于中小企業發展的專項資金,重點向服裝企業傾斜。制定并完善服裝行業準入條件,指導行業規范發展。
力挺“211”
在歷年全國服裝行業百強企業排名中,山東省10家以上企業入選,最多時達17家。目前,山東服裝業擁有中國名牌12個、中國馳名商標8個、山東名牌43個、山東著名商標51個。全行業規模以上企業30%左右的技術裝備已接近或達到國際水平,其中70%以上的專用設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振興意見”中提出,到2011年,山東服裝業要達到以下目標:規模以上服裝企業產量35?40億件,出口創匯120億美元;主要企業裝備居國內先進水平的比重達到80%,其中居國際先進水平的達到40%;重點培育20個年銷售收入過10億元的自主品牌,提高行業自主品牌產品出口的比重;中國名牌達到15個,中國馳名商標達到12個,山東名牌達到50個,山東著名商標60個。
“總結起來,就是重點發展“211”,萬進解釋說,“2”是培育20個銷售收入過10億元的品牌企業,提高品牌企業的市場控制力,鼓勵和引導品牌企業走出去,通過收購、入股等形式進行品牌收購,提高紡織服裝自有品牌出口的比重;“1”是培育10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核心競爭力較強、創新能力達到國內一流水平的企業技術中心,提升骨干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支持引導重點企業、高等院校和科研單位聯合共建工程及技術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行業技術中心和企業技術中心,努力形成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及“產學研”相結合的自主創新體系;另一個“1”是培育10個在國內有較大影響力的品牌,加大自主品牌的文化和時尚含量,同時為培育國際有影響力的品牌打好基礎。
三言兩語說規劃
針對振興意見,山東省服裝行業協會已制定了具體落實步驟,在第一時間便向行業企業下發了征求意見通知,并本著早爭取、早落實,真正急企業所急,幫企業所需,解企業所難的服務宗旨,切實發揮好協會連接政府和企業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引領整個行業實現調整振興的各項目標。目前協會正在圍繞規劃,開始“拉好單子”,也就是拉好“振興意見”重點扶持的五個單子:一是應對危機,保增長的技術改造項目單子;二是10家創建國內一流水平的企業技術中心的單子;三是20家年銷售收入過10億元的自主品牌的單子;四是15家中國名牌和12家中國馳名商標的單子;五是50家山東名牌和60家山東著名商標的單子。
萬進告訴記者:“不少企業反映‘振興意見’制定得很好,企業目前最關心的是如何落實。面對目前的特殊形勢,我們需要加快落實的速度。”
-- 來源:服裝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