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會員說明 | 收藏網站 | English Version
近兩年來,童裝中低端零售普遍有一種感觸:生意越來越難做了,往年的旺季今年不旺了,昨天還在銷售的品牌今天忽然不見了……等等問題。以上問題不是單純某一個區域或者某一個品牌的個案,應該是服裝行業遭遇的普遍問題。綜觀國內國際經濟形勢,一般10年左右為一個周期,每次出現持續三年左右,各個時期的叫法有所區別,上次“寒流”現象是在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之際,服裝行業整體灰色當道,頹廢和消極的情緒彌漫,當時稱之為“世紀末情緒”,整個行業沒有特別明顯的流行趨勢,時尚資訊發布也僅限顏色,沒有新鮮明快的格調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欲,導致服裝零售蕭條,行業低迷。
1999年底開始至2000年初,隨著新世紀的到來,也為設計師們帶來了新的靈感,時尚的元素體現在服裝行業里首先就是高調、張揚、跳躍和積極,各種條紋和格子中和了世紀交替的失落。
之后,每年一個鮮明的流行色,從玫紅、翠綠、冰藍到黃色,加上韓劇日劇在中國的熱播,嘻哈風的盛行,服裝行業刮起了日韓風潮。
日韓風潮從最初的高端價位慢慢滲透到尋常百姓家,這個階段服裝行業的“全新綻放”不能不說是一次革命。
2000年之前服裝行業品牌化運作僅限高端產品,眾多生產商只管生產、復制,不注重企業自身知識產權的形成和維護,也談不上款式的研發和技術的改進,所以行業發展速度緩慢,一直難以和真正的時尚掛鉤,更談不上國際接軌。
隨著日韓風的流行,服裝從業者逐漸意識到個性化和品牌化運作的重要性,開始注重品牌文化的建設和品牌價值的提煉,同時也根據市場所需誕生了大量的中低端品牌,這些品牌的誕生為行業注入了新的活力,品牌加盟的發展方式應運而生。
行業內的這些發展逐步擴散,再加上中低端品牌在定位上更精細更專業,生產制作工藝也日漸提升,體現在終端的零售上就一點點的影響著人們的消費習慣從盲目到成熟。
由于日韓風尚帶有一定的局限性,加之中國3000多年的文化歷程,導致非主流的元素一時興起,難以持續。所以2008年北京奧運會后,人們對于服裝的選擇上再次轉向,逐漸理性。
不過據預測,2009年底,服裝行業將走出低谷。
每次“寒流”,對于行業都是經歷一次大洗牌,部分盲目復制、盲目跟風、沒有發展遠景、企業文化不健全,員工團隊建設不完善的品牌或分銷商因為抗風險意識和抗風險能力稍差,沒有一定的經營理念及經營思路,將在此次洗牌中被自然優化,而另外一部分能夠存活下來的品牌除了自身具備的抗風險能力之外,企業內部也將更加穩定、成熟。寒冬雖然難熬,但對于大多數中低端品牌來講,經歷過之后如同鳳凰涅磐,根基會更穩固,而一起走過的終端零售商也因為共此患難,對于品牌的認識和忠誠度加深,這種同呼吸共命運的情感將牢不可破。
-- 來源:中國服飾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