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會員說明 | 收藏網站 | English Version
市場商貿業是山東即墨市的傳統產業和優勢產業,在經濟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特別是近年來,即墨市將市場商貿業作為特色經濟、主導產業和富民強市的載體,予以優先發展。面對日益激烈的競爭,即墨市市場建設服務中心適時調整發展思路,實施新的發展舉措,在競爭中謀求新的突破,實現了服裝市場的跨越式發展。
堅持政府主導辦市場
“強化宏觀調控和政策引導,堅持政府主導辦市場,堅持只租不售,不以贏利為主要目的。”即墨市市場建設服務中心辦公室主任周磊一語道出即墨市的市場管理之道。他認為市場是一個特殊產業,有其客觀發展規律和循序漸進的發展培育過程。“經過這些年的實踐,我們認為,建成一處市場容易,但要發展繁榮一處市場需要諸多有利元素。如傳統優勢、基礎優勢、資源優勢和人文環境等等。”
近年來,商業地產勢頭強勁,各地紛紛投資建設大規模的市場項目,但建成后的市場有的成為一座空城,有的難以維持,既造成資源浪費,又使政府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分析這一原因,周磊認為其至關重要的一點,就是政府發展培育市場與商業地產開發市場有著本質的區別。“我們代表政府建設市場是不以盈利為主要目的的,旨在通過對市場的培育,帶動相關產業發展。而商業地產開發市場是以出售商鋪獲取直接利益為目的,重建設、重回報,輕管理培育,有的甚至不管今后的發展。即墨的服裝專業市場之所以能夠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發展到今天,就是因為很好地遵循了市場的發展規律,堅持政府投資辦市場,堅持政府管市場。”
中國即墨服裝市場是即墨市市場商貿業和二三產業的孵化器,其綜合實力和競爭力位列全國同類市場前列。該市場起步于上世紀80年代初期,經歷四次遷建,從農貿市場中的一個服裝檔口發展成為設施齊全、功能完善的現代化大型服裝專業市場。經過即墨市市場建設服務中心的投資改造,如今,市場投資總額達6.7億元,占地面積達354畝,建筑面積為27.1萬平方米,5個經營區內的經營商戶有5641家。其中,總經銷、總代理、廠家直銷商戶1964家,品牌經營商戶4280家,從業人員達3.8萬人。2008年完成商品交易額118億元,實現稅收1993萬元。
親情化服務助市場發展
即墨市的服裝市場雖然起步早,但從總體上看,仍然呈現大商戶少、中小商戶多的現象。面對這一瓶頸,即墨市市場建設服務中心適時提出在鞏固現有采購商的基礎上,著力提升商戶的質量,引進一批總代理、總經銷和廠家直銷商戶,不斷強化“視商戶為兄弟姐妹”的親情化服務意識,逐步形成群策群力、共謀發展、雙興共贏的局面。
沃福基就是即墨服裝市場的一個商戶,以前在老家務農,后來進入服裝市場。剛進入市場時,沃福基對市場經營一竅不通。市場建設服務中心知道這一情況后,根據他的經濟條件,為其出謀劃策,幫助他在市場租賃了一個比較便宜的商鋪,安排他到經營大戶舉辦的經營培訓班學習,組織他到市場內經營大戶的商鋪參觀學習布貨技巧。通過黨員聯系業戶制度,安排一名老黨員與他結成幫扶對子,只要他在經營中遇到困難,隨時都可以與他結對的黨員聯系,及時解決一些實際困難。經過一段時間的幫扶,沃福基不但走出了經營困境,還代理了班尼奴、杰克杰森、米高其三個知名品牌,月銷售額達200多萬元。
正是有了親情化的服務,商戶的實力才會不斷壯大。為進一步吸引高品質商戶,即墨市市場建設服務中心近日又出臺了《關于給予引進市場商戶獎勵和新進商戶優惠政策的意見》,招大商、引品牌,點對點、線連線,全面展開市場新一輪招商工作,以即墨服裝市場特有的“母體”效應,將周邊專業市場連接起來,把市場由競爭到合作進一步拓展。
目前,市場整體運行平穩,市場商戶數量不斷增加,經營水平不斷提升,各項發展指標穩中有升,截至6月底,服裝市場開門營業商鋪達到6014個。今年1~6月份完成商品交易額52億元,同比增長30%。
周磊說,服裝市場下半年將著重做好規劃建設市場商務信息平臺,加快綜合商場項目擴建工作,利用品牌優勢拓展經營領域等幾項工作,使得市場進一步發展。
-- 來源:紡織服裝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