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會員說明 | 收藏網站 | English Version
剛剛在六、七月出口回暖的廣東服裝,不得不受制于外需依然低迷和貿易摩擦等多重因素而步履蹣跚,正處于產業升級轉型期的廣東服裝出口壓力與日俱增。
廣州海關二十二日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二00九年前八月廣東服裝出口一百四十多億美元,同比下降百分之十。其中八月份出口二十一億美元,同比下降百分之十二,環比下降百分之二。
目前,廣東二十一個地級市中,僅汕頭、揭陽、陽江、韶關四市出口服裝保持增長,其余地區出口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深圳、東莞、中山下降幅度均在百分之十以上。
據了解,廣東服裝對香港、歐盟出口繼續下跌,美國市場保持增長,開拓中東市場成果明顯。一至八月,廣東對香港、歐盟分別出口服裝三十多億美元,均下降百分之十五。同時,美國市場因配額取消,廣東服裝對美出口始終保持增勢,增長百分之十三。在新興市場中,對中東出口服裝近十二億美元,增長百分之二十五。
縱觀二00九年以來廣東服裝出口,雖然六、七月環比增長,但低迷的外部需求仍制約服裝出口。同時,金融危機爆發以后,雖然全球都在聲討各種形式的貿易保護主義,但各國貿易保護措施卻在不斷增加。比如,印度頻繁對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發起貿易救濟調查并實行進口限制等,上半年歐盟委員會非食品類快速預警系統(RAPEX)對華的紡織服裝產品通報數量就達一百三十項,激增約十一倍。
此間業內人士稱,政府和行業協會應通過環境標準、產品質量標準、品牌保護和企業社會責任等市場準入門檻和退出標準來清理和淘汰落后產能,為有技術、有品牌、有市場和有自主營銷能力的企業發展騰出空間。此外,中國紡織服裝企業到其他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東南亞投資設廠,不僅可以帶動紡織、面料等上游產品的出口,還可以有效回避貿易摩擦。
-- 來源: 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