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會員說明 | 收藏網站 | English Version
走私外國人,甚至是外國死人淘汰的舊服裝,不消毒,僅僅燙熨翻新一下又賣給中國的千家萬戶。據媒體報道,這種現象在陸豐市碣石鎮比比皆是。廣東省政府發文要求,從明日起至12月25日,在陸豐市碣石鎮開展整治非法經營走私“洋垃圾”舊服裝專項行動,徹底整治該鎮非法經營走私“洋垃圾”舊服裝活動。
一是集中清理整治。要求汕尾市政府立即組成工作組進駐陸豐市,制訂切實有效的行動方案,指導督促當地政府和有關部門集中清理整治非法經營“洋垃圾”舊服裝市場和各類地下交易窩點,限期拆除非法搭建的經營和儲存“洋垃圾”舊服裝的店鋪和倉庫。堅決依法取締家庭作坊式的經營窩點。
二是嚴打海上偷運。海關、邊防等部門對碣石灣、紅海灣等海域實行24小時不間斷巡查監控,加大對船只的檢查力度,切斷“洋垃圾”舊服裝海上走私渠道。
三是開展面上查堵。要求汕尾市政府廣泛開展排查工作,堅決制止“洋垃圾”舊服裝通過運輸、郵購等流通渠道進入外地市場,組織執法力量對相關環節進行全面監控,嚴防走私“洋垃圾”舊服裝流入流出。
四是擴線深挖團伙。要求有關部門加大對走私“洋垃圾”舊服裝團伙的打擊力度;對于走私大案要案,汕尾市政府要積極協調司法機關提前介入,迅速起訴,及時審判,震懾走私分子。
五是加大宣傳力度。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宣傳渠道,大力宣傳反走私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教育廣大人民群眾自覺抵制“洋垃圾”舊服裝走私和非法經營銷售舊服裝活動。
碣石年銷“洋垃圾”衫上億件
陸豐碣石,是一個擁有33萬人口的海邊大鎮。“洋垃圾”店主要集中在三家村、道井、東關巷、新繞、水巷口和打石廟,有的大場主要從事批發業務,絕大多數以家庭為單位的店鋪則從事較小規模的交易,甚至零售。其中,道井和新繞的規模尤其龐大。所有店鋪,均無合法經營的牌證。行內人估計當地約有上萬家賣洋垃圾服裝的店鋪。一年總銷量至少上億件。
據當地一行內人透露,香港有個大老板,承包了大量美國、韓國等國家淘汰下來的服裝,發往內地處理掉,“這個老板兩頭賺錢,一手拿外國政府的錢,一手倒賣到內地賺錢。”“碣石人做這個已有十多年,有兩個本地人是最大的批發商,從香港拿貨后倒賣給鎮上的老百姓。‘洋垃圾’服裝中不乏世界頂級名牌的正裝,一般按件數賣;檔次低的,就稱斤兩賣。1998年全國打擊走私專項行動之后,碣石的‘洋垃圾’服裝已經少了很多,但近年來,尤其是今年7月份以后,又滿大街都是。”
“從碣石出去的服裝在東莞、深圳都有得賣,部分賣相好的甚至進了專業服裝市場。而在省外,湖南、四川……幾乎都有買家。好貨進城賣,差貨下鄉賣。”
近年來這些“洋垃圾”服裝搖身一變,打著“外貿服裝”等名號,堂而皇之地登入虛擬的網絡市場,由于款式新穎、獨特,備受年輕人追捧。據《廣州日報》
洋垃圾衫含大量病菌
“洋垃圾”中普遍存在大量病菌,傳染性很強,特別是大腸桿菌,代謝物、糞便、嘔吐物中普遍存在。在運輸過程中,由于沒有相關的保障措施,很容易沾染鳥類的糞便,使得很多服裝上存在大腸桿菌。服裝材料中又含大量可被微生物利用的碳,在適宜的條件下,一些微生物依靠碳來維持其生長,最后可能導致病毒的傳播。
-- 來源:信息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