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會員說明 | 收藏網站 | English Version
記者從剛剛結束的虎門服裝商場、面料市場負責人專營會議上了解到,在商圈建設上,今年中國服裝重鎮虎門將有大的動作,將全力打造三個服裝商業圈。
主管虎門服裝的虎門鎮副鎮長潘繼軍表示:一是以富民時裝城為中心的由22家服裝商場組成的一平方公里的服裝成熟商圈,這是虎門服裝的根本。該商圈形成時間較長,也比較成熟。為了鞏固好該商圈,切實解決采購商停車難問題,除大瑩東方國際地下停車場外,富民將投資3個億,在富民時裝城對面建大型免費停車場和服裝物流中心。
二是博美路段的一平方公里的10大面輔料市場的服裝配套商圈。這是虎門服裝產業鏈的上游配套商圈。通過成立虎門紡織面輔料協會,協調、引導整個面輔料行業的整合與發展,加大與國內外一些知名面輔料產業區域的合作與交流,引進國內和韓國、日本等地區的著名面輔料企業。
三是以富民服裝商務中心為核心的虎門服裝新商圈。該商圈集服裝、商務、休閑、娛樂于一體,包括虎門新汽車客運總站、富民精品鞋城、富民服裝商務中心配套市場、富民創豐服裝商務中心、富民國際大酒店、富民國際商貿城等其他六個商業或配套項目。以目前規劃的面積來看,該商圈體量逾百萬平方米,投資額數十億元,其中僅富民國際商貿城、富民服裝商務中心及其配套市場、富民精品鞋城四個項目的投資額就近30億元。
潘繼軍說,在服裝宣傳上,政府將一如既往的大力支持并加大宣傳力度,強力打造虎門服裝區域品牌。他要求各大商場要做好五個方面的工作,迎接市場挑戰。他說,良好的層面代表商場的風格。一是每個商場要根據商場的實際,高薪聘請一個設計總監。根據世界潮流研發新的產品,指導入住商家緊跟時尚潮流,搶占先機。二是有條件的要配好一個配套中心,為采購商提供一流的配套服務;每個商場都要設立秀場,展示商場品牌,為商場的商家切實做好服務。三是商場必須有一個營銷總監,經營好市場。現代的市場風云變幻,有專業的市場營銷人員可規避風險,提高市場抗御風險的能力。四是成立公關部,定期組織采購商和周邊市場的交流。五是聘請一個創意總監,建立自己的專業的經營市場的團隊。潘繼軍強調,隨著各地市場的日趨成熟,建立自己的創意團隊,有自己的營銷人才,這對于提高虎門服裝的市場競爭力尤為重要。他要求企業從二個方面著手,一是正確領會政府的指導思想和精神,希望富民發揮好領頭羊的作用。他說,隨著富民商貿中心的建成并交付使用,新的虎門服裝商貿圈將在三至四年間形成,這將是虎門又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
潘繼軍在講話中說,今年全國的服裝行業都不是很景氣,虎門要好好的分析自己的優點和不足,在大環境比較差的情況下怎么樣發力。虎門得珠三角黃金商圈的地利,信息溝通十分的快捷,市場化比較早,服裝基礎牢,產業互動有優勢,經過多年精心培育,培養了方方面面的人才,希望大家把握好自己的優勢,看到自己的不足,取長補短,克服困難、抓住商機、在做好品牌的同時搞好創新、流行,借助創意,充實虎門的品牌。他說,近年來,虎門服裝和國外交流不斷,今年先后組織企業去韓國和美國考察,韓國方面已經有了結果,他們準備在富馬建一個創意園,相信隨著他們的到來,虎門服裝在時尚潮流方面會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相關連接:
虎門服裝概況:
廣東省東莞市虎門鎮位于廣東省東南部、珠江口東岸,面積178.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2萬人,外來人口50萬人。目前,全鎮擁有上規模服裝制衣企業1250多家,其中外資企業300多家,民營企業800多家,另有織布、定型、拉鏈、漂染等配套工廠近百家,年生產服裝2.5億件(套);被經濟日報傳媒評為“最具行業影響力紡織之都”。在方圓一平方公里的服裝市場里,有中國第一號時裝批發商之美譽的富民商業大廈、黃河時裝城、龍泉商業廣場、連卡佛、新時代、百老匯、新浪潮、金百利、大瑩東方國際服裝商貿城等大型服裝專業批發市場22個,服裝商鋪10000多間,年服裝內外銷售額近135億元(人民幣)。除此之外,還有富民布料市場、花城布料商場、虎門國際布料交易中心、虎門博美布料輔料商貿中心、富民皮料皮具市場、泰興輔料城等服裝配套商場11個,占地一平方公里,商鋪8000多間,年銷售60億元人民幣。1996年3月虎門服裝服飾行業協會成立,這是中國第一個鎮級服裝服飾行業協會,協會成立之后,嚴格按照管理、服務、引導、提高的八字方針,全心全意為虎門服裝企業服務,構筑企業和政府之間的橋梁和紐帶,并從 1996年開始承辦中國(虎門)國際服裝交易會的招展和主辦工作,至今已成功舉辦了十二屆,每屆成交額均超過10億元。虎門服裝經過多年的精心培育,已形成了上規模、上檔次的產業集群,成為了中國一個著名的服裝生產基地和批發市場。服裝產業已成為虎門的支柱產業。2002年虎門被廣東省科學技術廳批準為“廣東省專業鎮技術創新試點鎮”,2003年年初被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授予“中國女裝名鎮”稱號。2007年虎門被國家科技部列為火炬計劃“虎門服裝設計與制造特色產業基地”。
虎門連續成功舉辦了十二屆中國(虎門)國際服裝交易會,大大推動了服裝產業的發展,一業興,百業旺,服裝業的發展拉動了虎門商業、旅游業、交通運輸業、電子信息業、房地產業、酒店業、餐飲業等十大行業的發展,以服裝產業為主導產業特色的區域經濟,已經形成良好的產業集群效應。繁榮的會展業業帶動了物流業、酒店業的迅猛發展,虎門已經擁有50多家專業物流、倉儲、配送、貨運公司,每天有6000多班次中巴以上客車進出虎門,現有酒店107家,其中五星級3家,商務、旅游客源旺盛。2007年,虎門實現國內生產總值達182.89億元,工業總產值458.34億元,各項稅收總額31.7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3915元。
通過展會平臺打造名牌的戰略也初見成效,虎門已擁有中國馳名商標1個、中國名牌產品3個、國家免檢產品11個、廣東省著名商標13個、廣東省名牌產品11個,還獲評“2005-2006年度中國服裝品牌推動大獎”。記者鄧文華 通訊員秦英福
新聞來源:中國廣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