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會員說明 | 收藏網站 | English Version
12月11日,在以時尚話語權與新商業模式為主題的中國紡織創新年會上,中國時尚同盟正式成立。
這也表明中國紡織服裝業向世界正式表達出了時尚話語權的訴求。
以“中國時尚文化傳播國家隊”形式出現的中國時尚同盟,集結紡織、服裝、商業的優勢品牌,形成產業、商業、傳媒聯動的發展模式,將以紡織服裝品牌為主體,通過生活方式調研、流行趨勢研究和發布、渠道對接等方式,實現中國時尚理念的全球化傳達。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會長杜鈺洲認為:“2009年是很不尋常的一年,整個產業都處在應對金融危機的時期。今天的中國紡織服裝業已經進入了新一輪的國際競爭階段,國際競爭就體現在我們能不能在跨國供應鏈里面提高我們的層次地位。什么叫話語權?不是你憑空得來了一個權利,而是我們的生產力與生產關系能不能融入全球化,配套能力能否從低端向高端延伸的問題!
“以前,我們是自己關起門來吹喇叭。自己都快震聾了,別人卻什么也沒聽到!睂τ跁r尚話語權的缺失,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孫瑞哲用了一個形象的比喻。
據中國流行色協會常務副會長梁勇介紹,中國紡織服裝產業在世界紡織服裝價值鏈中只有15%的比重,剩下的都被文化、設計元素占主導地位的國際品牌占據。如果中國紡織品增加5%的價值,行業的利潤將有明顯增長。
“整個行業已經到了要突破這種格局的時候。不能再那樣自說自話了;要突破僅在自己產業內部研究的局面,向全世界發布我們自己的流行趨勢。”在孫瑞哲看來,以前提這個概念,時機尚未成熟,但現在已經具備各方面的條件。
數據顯示,2003年,銷售額在3億元以上的企業占全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總數的2%多一點,2008年底,這一比重增加到3%;而銷售額超過5億元的企業在2003年占全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的0.9%,2008年比重達1.5%。
孫瑞哲介紹說:“現在,我們的外部環境和內在產業能量已經大不相同,品牌企業成長很快,產業集中度越來越高,各種優勢資源開始向優勢企業集中。從外貿層面看,經過金融危機洗禮,中國紡織服裝企業優勝劣汰后剩下的優勢加工企業的議價能力在提高;而在內銷層面,渠道的多元化所帶來的成本降低,使得企業可以在低成本模式中快速成長。另外,金融危機最大的好處就是促成了理性消費,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機遇!
中國流行色協會常務副會長梁勇在羅馬發現,很多時裝店里都主打中國紅。“現在東西方的界限越來越模糊!
在他看來,整個世界時尚業的生態正在發生改變:“一方面是上下游整合的力量。如ZARA的模式就提出一個問題???原來的時尚游戲規則是否行得通?另一方面,整個世界的趨勢也在變化。中日韓的力量成長很快。這些因素打破了以前歐美一家獨大的局面,整個話語權中出現了多元的聲音,西方話語權減弱的趨勢越來越明顯。這些變化對我們的產業是機會,也是考驗!
事實上,國內的服裝企業為突破這種令他們極其困惑的局面,也在做著種種努力。一批已經占據國內二三線市場的品牌,開始慢慢向一線城市滲透,紛紛選擇在大城市開大店,希望以此獲得都市消費者的價值認可。孫瑞哲將這種發展模式形象的稱為“農村包圍城市”。
與此同時,一批優秀的企業與設計師也在嘗試著“走出去”的破冰之旅。中國設計師在紐約、倫敦、巴黎、米蘭四大時裝周上都留下了自己的身影;一批成熟企業也邁出了國際化合作的步伐。
盡管企業以不同的方式進行著各種嘗試,但孫瑞哲坦言,單個企業的努力畢竟難以改變整體格局。
“其實每家企業都非常努力,但僅憑一兩家企業確實很難產生真正的影響力。”在梁勇看來,“本土品牌也想做到像西方那樣的話語權,但很難。即使是10家一起企業都很難!
在這樣的背景下,孫瑞哲與梁勇形成了這樣的共識,時尚話語權的體現一定要以集成方式,在產業內部上中下游形成互動。這也正是成立“中國紡織服裝時尚聯盟”的初衷雖在。
所謂以集成方式體現時尚話語權,即在“時尚聯盟”的基礎上,聯合產業鏈上、中、下游資源,圍繞展會平臺,企業間形成互動,從色彩、紗線、面料、服裝環節確立統一流行趨勢。
孫瑞哲表示:“時尚話語權是各方面力量結合的結果,最后的支撐點是整合上、中、下游產業鏈中的優秀品牌與企業,使他們達成合作,最終提升時尚話語權!
“在國際競爭中,我們以前是生產環節的對抗;今后肯定是消費層面的對抗,是時尚話語權的對抗。這一天遲早會到來。”對于中國時尚發出自己的聲音,孫瑞哲信心十足。
-- 12月11日,在以時尚話語權與新商業模式為主題的中國紡織創新年會上,中國時尚同盟正式成立。
這也表明中國紡織服裝業向世界正式表達出了時尚話語權的訴求。
以“中國時尚文化傳播國家隊”形式出現的中國時尚同盟,集結紡織、服裝、商業的優勢品牌,形成產業、商業、傳媒聯動的發展模式,將以紡織服裝品牌為主體,通過生活方式調研、流行趨勢研究和發布、渠道對接等方式,實現中國時尚理念的全球化傳達。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會長杜鈺洲認為:“2009年是很不尋常的一年,整個產業都處在應對金融危機的時期。今天的中國紡織服裝業已經進入了新一輪的國際競爭階段,國際競爭就體現在我們能不能在跨國供應鏈里面提高我們的層次地位。什么叫話語權?不是你憑空得來了一個權利,而是我們的生產力與生產關系能不能融入全球化,配套能力能否從低端向高端延伸的問題!
“以前,我們是自己關起門來吹喇叭。自己都快震聾了,別人卻什么也沒聽到。”對于時尚話語權的缺失,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孫瑞哲用了一個形象的比喻。
據中國流行色協會常務副會長梁勇介紹,中國紡織服裝產業在世界紡織服裝價值鏈中只有15%的比重,剩下的都被文化、設計元素占主導地位的國際品牌占據。如果中國紡織品增加5%的價值,行業的利潤將有明顯增長。
“整個行業已經到了要突破這種格局的時候。不能再那樣自說自話了;要突破僅在自己產業內部研究的局面,向全世界發布我們自己的流行趨勢。”在孫瑞哲看來,以前提這個概念,時機尚未成熟,但現在已經具備各方面的條件。
數據顯示,2003年,銷售額在3億元以上的企業占全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總數的2%多一點,2008年底,這一比重增加到3%;而銷售額超過5億元的企業在2003年占全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的0.9%,2008年比重達1.5%。
孫瑞哲介紹說:“現在,我們的外部環境和內在產業能量已經大不相同,品牌企業成長很快,產業集中度越來越高,各種優勢資源開始向優勢企業集中。從外貿層面看,經過金融危機洗禮,中國紡織服裝企業優勝劣汰后剩下的優勢加工企業的議價能力在提高;而在內銷層面,渠道的多元化所帶來的成本降低,使得企業可以在低成本模式中快速成長。另外,金融危機最大的好處就是促成了理性消費,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機遇!
中國流行色協會常務副會長梁勇在羅馬發現,很多時裝店里都主打中國紅!艾F在東西方的界限越來越模糊!
在他看來,整個世界時尚業的生態正在發生改變:“一方面是上下游整合的力量。如ZARA的模式就提出一個問題???原來的時尚游戲規則是否行得通?另一方面,整個世界的趨勢也在變化。中日韓的力量成長很快。這些因素打破了以前歐美一家獨大的局面,整個話語權中出現了多元的聲音,西方話語權減弱的趨勢越來越明顯。這些變化對我們的產業是機會,也是考驗!
事實上,國內的服裝企業為突破這種令他們極其困惑的局面,也在做著種種努力。一批已經占據國內二三線市場的品牌,開始慢慢向一線城市滲透,紛紛選擇在大城市開大店,希望以此獲得都市消費者的價值認可。孫瑞哲將這種發展模式形象的稱為“農村包圍城市”。
與此同時,一批優秀的企業與設計師也在嘗試著“走出去”的破冰之旅。中國設計師在紐約、倫敦、巴黎、米蘭四大時裝周上都留下了自己的身影;一批成熟企業也邁出了國際化合作的步伐。
盡管企業以不同的方式進行著各種嘗試,但孫瑞哲坦言,單個企業的努力畢竟難以改變整體格局。
“其實每家企業都非常努力,但僅憑一兩家企業確實很難產生真正的影響力!痹诹河驴磥,“本土品牌也想做到像西方那樣的話語權,但很難。即使是10家一起企業都很難!
在這樣的背景下,孫瑞哲與梁勇形成了這樣的共識,時尚話語權的體現一定要以集成方式,在產業內部上中下游形成互動。這也正是成立“中國紡織服裝時尚聯盟”的初衷雖在。
所謂以集成方式體現時尚話語權,即在“時尚聯盟”的基礎上,聯合產業鏈上、中、下游資源,圍繞展會平臺,企業間形成互動,從色彩、紗線、面料、服裝環節確立統一流行趨勢。
孫瑞哲表示:“時尚話語權是各方面力量結合的結果,最后的支撐點是整合上、中、下游產業鏈中的優秀品牌與企業,使他們達成合作,最終提升時尚話語權。”
“在國際競爭中,我們以前是生產環節的對抗;今后肯定是消費層面的對抗,是時尚話語權的對抗。這一天遲早會到來!睂τ谥袊鴷r尚發出自己的聲音,孫瑞哲信心十足。
-- 來源:中國服飾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