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會員說明 | 收藏網站 | English Version
從今年秋季開學,南京市江寧全區60所中小學校、8萬余名中小學生將統一換上新款學生裝。據悉,在如此大的區域范圍內統一校服在江蘇開了先河,據悉,南京還有區縣教育部門準備仿照江寧區的做法統一校服。
全區所有中小學統一制作校服,盡管有“自愿原則”,但很可能是一種“被自愿”。這里面到底有沒有在此前征求過學生及家長的意見我們不得而知,如果沒有,恐怕有剝奪學生及家長的知情權的味道。即使這一點可以忽略不計,這里面也有多個問題需要學生、家長或者相關部門認真參與其中,“陽光”監督。
首先是價格問題。面對如此大量的校服(全區8萬余名學生,就有至少24萬套),相關部門是否真的“壓低了價格”,使得利潤率“不超過3%”?因為校服存在回扣行為并不算新鮮。早在2008年,山西太原市一制作校服的生意人6年內給各中小學校長行賄,并將行賄過程寫成了5本行賄日記而成為校服回扣存在的例證。而作為一次性定做8萬余名中小學生校服的江寧區來說,面對不菲的校服價格,相關部門所說的“核價”等情況,如果沒有主要埋單的家長參與這一過程,那么,就不能算得上是陽光透明,就會有回扣的可能性存在,這顯然不能讓人放心。
其次是校服質量問題。有關校服質量并不過硬的新聞也時有耳聞。2009年廣東省中小學生校服產品質量專項監督抽查顯示,廣州、揭陽等地校服批次合格率為71.7%。在查出的問題中,一些校服布料含有國家明令禁用的偶氮染料,該類服裝與人體接觸會產生危害。而去年在上海,抽查顯示校服不合格率也高達25%。南京市江寧全區統一訂購那么多校服,對服裝質量的把控不能僅僅是教育部門,而應該加入質檢機關和學生家長。
這些問題看起來是“小事”,但是,對于數萬名學生及60多所學校來說,如果處理不好,卻可能會放大為“大事”。而所有的這些,都應該盡可能讓所有的信息和問題“透明”和“陽光”,否則,彰顯青春陽光氣息的校服注定不會是“陽光校服”。
-- 來源: 現代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