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會員說明 | 收藏網站 | English Version
中國服裝協會近日發布了上半年服裝行業經濟運行數據。數據表明:1~5月,服裝行業經濟運行情況總體良好,國內需求逐步回暖,國際市場曲折復蘇,產業生產、出口、投資實現恢復性增長,行業運營水平和效益繼續提升;分析還指出,行業發展仍然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生產成本壓力加大,國內外產業相關政策存在變數,兩個市場需求變化不確定,行業發展在市場回暖的過程中不容樂觀。
產量同比大幅增長 西部地區增勢強勁
規模以上企業完成服裝產量1040901萬件,同比增長22.43%。西部地區產量增幅達到53.99%,占全國服裝總產量的1.28%。
2010年1~5月,我國服裝生產大幅度反彈,規模以上企業完成服裝產量1040901萬件,同比增長22.43%,增幅比2009年同期提高了19個百分點。國內外市場穩步回升,新貨補庫需求增長明顯,需求的回暖有效地刺激了產量的上漲。
服裝產量排名前5名大省仍為廣東省、江蘇省、浙江省、山東省和福建省,5省總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80.48%,比重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該5省產量比去年同期均有大幅增長,增幅達到20%以上。內陸省份中,湖北、安徽、湖南等省的生產均呈現良好增長勢頭。
東部地區產量由于5大生產省份的大幅拉動,增幅達到21.79%;中部地區產量增幅平穩,達24.83%,產量占比與上年基本持平;西部地區產量增幅達到53.99%,占全國服裝總產量的1.28%,比2010年1~2月下降了5個百分點。與前兩年中、西部地區產量占比快速增長相比,2010年1~5月東、中、西部地區比重趨于穩定,東部地區并未讓出多少份額,市場的復蘇最先惠及的仍然是東部省份。
行業投資明顯增長 中部地區投資活躍
實際完成投資同比增長19.77%;但施工項目數、新開工項目數和竣工項目數與上年同期相比均有下降,行業投資并未實現實質性回暖。
1~5月,服裝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實際完成投資384億元,同比增長19.77%,比去年同期提高5個百分點,施工項目數、新開工項目數和竣工項目數分別比上年同期下降3.49%、14.33%和71.47%,行業投資并未實現實質性回暖。
內資投資占比明顯提高,占總投資的85.84%,比去年同期增長4.23%。私營企業投資仍是服裝行業投資主體,占行業總投資的43.49%,比去年同期提高了4.10個百分點。內資投資結構有趨向變動的征兆。港澳臺投資、外商投資占總投資比重均略有下降,其中港澳臺投資同比下降10.53%,比重較上年同期回落了2.19個百分點。個體經營較上年同期增長110.94%,占總投資比重微幅增長。
完成投資情況看,江蘇投資規模最大。安徽、江西、湖北等內陸省份投資表現活躍。中部地區服裝行業投資增速達37.63%,占全國投資比重不斷提高,比去年同期提高了5.31個百分點。中部地區已逐漸成為投資熱門地區,實際完成投資額正在逐步接近東部地區。各地區投資方向也存在很大差異,東部地區投資主要用于渠道再造、信息化改造和技術改造,而中西部地區投資則主要用于基礎設施建設、現代化廠房新建、改擴建等。
內銷市場表現良好 服裝出廠價格悄然提升
服裝消費增速明顯超過全國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社會服裝零售增長比大商場更具活力,其源泉是二三線中小城市服裝消費的崛起。
國家統計局統計顯示,1~5月,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0339億元,同比增長18.2%,比上年同期提高3.2個百分點,比1~4月份提高0.1個百分點。其中,服裝類商品零售額2332億元,同比增長23.1%,增幅較2009年同期提高2個百分點,增速明顯超過全國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
中華商業信息中心統計的大型零售商業服裝類消費數據顯示,2010年1~5月,銷售額和銷售量分別累計增長23.84%和11.69%。
從中華商業信息中心統計的代表大城市主流消費的大商場消費數據來看,2010年上半年,大城市消費增長平穩,消費數量增幅不高。這個趨勢從2008年下半年就出現端倪,大城市消費日趨成熟飽和,面臨消費結構升級,數量增幅保持平穩低調。大商場消費增幅與社會服裝消費增幅比照,可以看出社會服裝零售增長更具活力,而活力的源泉就是二三線中小城市服裝消費的崛起。
服裝產品市場價格指數從2006年短暫回歸100以后始終徘徊于100以下。2010年2月開始,市場銷售價格指數與出廠價格指數再次大幅偏離。1~5月,產品出廠價格指數同比增長1.9%。價格走勢與供需關系、原材料、其他資源供給成本以及宏觀經濟環境緊密相關,在諸多不同方向力量的拉扯下,服裝價格有望在下半年達到新平衡。
虧損面略有縮小競爭力核心轉型
贏利能力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行業虧損面比上年同期縮小近4個百分點。行業競爭力核心轉型,“人”的效率效益大大提升。
1~5月,規模以上企業個數比去年同期增長5.17%,而從業人數僅增長1.55%,企業平均人數比去年同期下降2.58%,而企業平均主營業務收入和企業平均利潤同比分別增長18.95%和26.02%,人均利潤、人均產值和人均主營業務收入分別增長27.73%、21.10%和22.11%,“人”的效率效益大大提升。
行業毛利率略有下降的同時凈利微幅增長,利潤率較去年同期微增0.1個百分點。
1~5月,服裝行業發展能力明顯提升,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增速較去年同期分別提高近13個和10個百分點。這說明行業的發展模式發生了轉變,從規模擴張向效益擴張轉變,行業發展能力在競爭力核心轉型的過程中正在逐漸恢復。
值得注意的是,成本增速達到24%以上,超過收入增速。2010年,服裝行業面臨的一個巨大發展困境就是方方面面的成本都在大幅攀升。原材料成本隨著棉花價格快速上漲而上升,勞動力成本剛性上漲,綜合運價指數也較2009年同期翻番。惟有采用信息化結合工業化科技手段,才能提高效率,節約成本。
服裝出口全線回升 福建四川大幅增長
累計完成服裝及衣著附件出口416.53億美元,同比增長13.12%,累計出口數量107.77億件,同比增長12.49%,市場回暖趨勢顯現。福建省出口金額和出口數量增幅最大。四川省出口增幅巨大,出口金額和出口數量同比分別增長175.13%和97.83%。
據中國海關統計,2010年1~5月,我國服裝及衣著附件累計進口8.05億美元,同比增長19.92%;累計進口數量0.57億件,同比下降7.01%;進口服裝平均單價提高了28.71%,遠遠低于去年同期增幅。
2010年1~5月,我國累計完成服裝及衣著附件出口416.53億美元,同比增長13.12%,累計出口數量107.77億件,同比增長12.49%。服裝出口額占紡織品出口額的57.69%。從月度出口情況看,2月單月出口數量同比增長100.32%,自2009年4月出口數量負增長以來首度出現大幅激增,但增幅高漲主要是由于上年基數過低造成的。3月無論是出口金額還是出口數量均出現大幅下降,4、5月逐步恢復增長,市場回暖趨勢顯現。
1~5月,前5大省服裝出口金額明顯回升,福建省增幅最大,出口金額和出口數量同比分別增長32.09%和24.58%。在出口前10名的省市中,四川省出口增幅巨大,出口金額和出口數量同比分別增長175.13%和97.83%。
1~5月,我國對各大洲出口均呈增長趨勢。亞洲依然是我國服裝出口第一大洲,占總出口金額的38.60%。受世界杯影響對非洲出口猛增,同比增長39.39%。對歐盟、美國出口金額同比分別增長13.51%和22.2%,對美國出口增長得益于原設限類服裝出口增長。由于日本國內市場服裝銷售低迷,我國對日本出口依然持續微幅負增長。
鏈接
李寧進軍電子商務,凡客誠品拓展線下門店——
服裝業進入混業經營時代
本報訊 中國服裝行業在經歷了30年的發展后,業務模式不斷創新,出現了線上線下混業經營的新格局,如李寧進軍電子商務,凡客誠品拓展線下門店等。而這背后的推動力之一,就是電子支付的蓬勃發展。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報告顯示,在電子商務領域排名前10位的行業中,紡織服裝行業以12.2%的占比名列首位,并且所占比例高于排名第二位的數碼家電行業近2個百分點。電子支付,讓網購服裝成為一種潮流,快錢、支付寶、財富通、銀聯等電子支付手段在消費者中被廣泛應用。
在傳統服裝企業進軍電子商務的同時,還有另一部分服裝企業甚至網店,在快速擴張自己的實體連鎖店,這背后,同樣也離不開電子支付的推動。電子支付并不僅是網店資金處理的有力工具,而且同樣也可以成為線下企業最親密的伙伴。比如,快錢開創性地為麥考林等連鎖服裝企業定制了“連鎖門店支付解決方案”。通過財務后臺,總部能清晰地了解到每個店面的銷售情況,甚至實時了解每筆交易情況,強化了總部財務的控制力;同時,實現了電子化的財務管理,做到了銷售信息流和資金流的完全匹配,從而極大地提升財務管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