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會員說明 | 收藏網站 | English Version
根據工商業聯合會(FICCI)的調查,后配額(2005-2007)時代,巴基斯坦、越南和孟加拉對美國和歐盟的紡織服裝產品出口額正在超過印度。越南在歐盟25國紡織服裝品進口中所占的份額已由1995年的0.8%增長至2007年的1.6%。印度在整個歐洲市場中的排名只能保持在第三位,而孟加拉已經由2002年的第六位上升至2007年的第四位。同樣在美國,越南似乎在快速追趕印度的出口額。據FICCI研究,在配額時期呈現下降趨勢的印度紡織服裝產品價格在后配額時代的歐盟市場中出現上漲。這使得印度在歐盟全球紡織進口中的比重,在1995年至2007年間,由7.9%降至7.5%。在美國市場,盡管后配額時期印度紡織品的出口價格出現下降,但據調查,仍高于中國及巴基斯坦的價格。同樣,在這一地區,印度所占的比重沒有明顯增加。1995-2007年,印度在美國全球紡織服裝產品進口中所占的比例增長了1.6%,然而同一時期,越南的份額由0.04%增長到4.7%,中國由11% 增至33.5%。印度是美國市場的第三大紡織服裝產品供應國。按出口量來講,印度的出口量僅為美國第一大供應國??中國的1/6。FICCI的調查同樣表明,以出口量來計算,2007年,巴基斯坦是美國的第二大紡織服裝供應國,而印度排名第四。1995年出口美國服裝僅價值1700萬美元的越南,2007年出口美國的服裝價值達到了43.5億美元,而印度出口到美國的服裝價值為32億美元。在歐盟,印度是歐盟25國市場的第三大供應國,2007年所占份額為7.5%。
人民幣的持續升值給中國紡織服裝業帶來的壓力不斷加大。前五個月 26.3% 的增長率高于20.94%的平均年增長水平。然而,服裝產品出口增長持續放緩。四月份服裝出口的增值為8.46%,為過去5年的最低增長。
據巴基斯坦媒體報告稱,巴基斯坦官方已警告,如果政府不能擴大其研究發展支持項目,則將有超過4000家的服裝加工單位面臨關閉。在最近一次討論服裝出口商面臨的困難的會議上,巴基斯坦襪類生產商協會稱,如果政府堅持廢止針對中小企業的研究發展支持項目的話,將有很多服裝生產廠家無法生存。根據目前的模式,這一項目可使襪類、針織及其他服裝出口商獲得6%的補貼,但該項目將與7月1日終止。
由于眾多工廠同時關閉,造成成千上萬的工人下崗的報道,使得中國政府改善國家紡織業名譽及水平的意圖事與愿違。更糟的是,政府到目前為止沒有拿出有效的方案來遏止服裝生產加工大量轉入鄰國的現象。另一值得中國重視的問題是,通過成功的“7年現代化項目”崛起的、中國服裝生產方面主要的競爭國??印度,將在未來5年中繼續開展這一項目。
根據全球管理咨詢公司AT Kearney的一項最近研究表明,巴西在服裝產品上的高消費和大量的服裝進口,以及其在最新時裝產品上的消費表現使得它成為最吸引服裝零售商的新興市場。巴西在AT Kearney的零售服裝指標中超過了中國和印度,這一零售服裝指標是根據服裝消費、服裝進出口等10項因素排列出的零售服裝投資的前30個新興市場列表。巴西服裝市場的年增長率超過7%,且預估達到372億美元。中國和印度在零售服裝指標中緊跟巴西。
-- 新聞來源:服裝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