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會員說明 | 收藏網站 | English Version
9月29日上午,安徽服飾第一街第二屆服飾(紡織)文化節即將舉行之際,一個激動人心的消息在與會嘉賓和安徽紡織服裝業界蔓延開來:被譽為中部地區最具發展潛力和競爭力的市場群之一的合肥市站前區站前路“安徽服飾第一街”與具有數十年服裝加工制造業基礎的蕪湖市孫村鎮“安徽服裝第一鎮”,在安徽省服裝商會的積極牽線搭橋下,新站區管委會、孫村鎮政府領導以及市場管理者、企業家代表匯聚一堂,探索出服裝專業市場與產業集群聯動發展的新路子,即:市場帶動產業、產業培育品牌,品牌促進經濟發展的新型模式。這是安徽服飾第一街第二屆服飾(紡織)文化節上安徽服飾第一街與安徽服裝第一鎮簽署《產業發展戰略合作協議》、四季青安徽女裝市場與安徽服裝第一鎮簽署《市場與品牌對接協議》碩果前的苦苦努力,也會為安徽服裝產業發展史增添濃墨重彩的一筆。
合肥市站前路自2006年6月被中國商業聯合會授予“安徽服飾第一街”,至今現已包括7家涵蓋服飾、家紡、皮具三大業態的專業批發市場,經營面積40萬平方米,經營品牌5000多個,提供就業2萬余人,年創造增幅超30%的市場交易額,已成為安徽省規模最大的服裝流通集聚地,預計到2010年市場交易額將達到100億元。
作為安徽最大的紡織服裝加工基地“安徽服裝第一鎮”??繁昌縣孫村鎮,近幾年來,為適應服裝產業轉移,逐步由外貿加工向打造內貿品牌、加快產業升級的路上轉變。服裝出口到歐美、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自主品牌有紅花山、秋婷、龍樂等。至今,全鎮共有服裝加工及配套企業近160余家,其中規模以上紡織服裝企業近40家,年生產加工各類服裝7000萬件,提供就業崗位近2萬個,已初步形成集織造、染整、水洗、印花、制線、成衣加工、包裝、物流等較為完整的紡織服裝產業體系。
擁有巨大的品牌展示和銷售平臺的市場與具備較強實力和自主品牌急尋內銷出路的產業集群進行合作,可謂珠聯璧合。“安徽服飾第一街發展迅猛,安徽服飾第一鎮產業積淀濃厚,這為雙方的戰略合作打下了堅實基礎。在當前紡織服裝產業面臨的嚴峻形勢下,外貿與內銷雙管齊下,已成外貿企業發展潮流。扶助本土品牌進入安徽服飾第一街,吸納品牌廠家投資安徽服裝第一鎮,建立兩者長期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互為促進,是我們的共同目標。本次座談會圍繞此目標,探討紡織服裝專業市場與產業集群在新的市場環境下如何整合和利用雙方資源,培育核心競爭力,如何根據生產要素的變化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以及如何利用自身的市場及產業優勢實現創新發展。”安徽省服裝商會秘書長、安徽省服飾第一街工作委員會主任葉梁介紹。
其實,安徽服裝第一鎮、安徽服飾第一街雙方的合作,已進入實際操作階段。9月28日,由“安徽服裝第一鎮”孫村鎮黨委書記范新江、丁副鎮長等政府領導,10多家企業負責人等組成團隊,攜帶孫村鎮紅花山、秋婷、龍樂等17家自主品牌服裝,進入安徽服飾第一街展示。四季青?安徽女裝市場在四樓為產業集群地開通綠色通道,特設立近300平方米的安徽服裝第一鎮自主服飾品牌展銷區,展出數萬件品牌服裝,吸引了眾多經銷商和消費者的關注。據四季青?安徽女裝市場管理方介紹,自9月28日孫村服裝進入市場以來,價格優惠、做工精良、款式新穎,受到很多消費者的青睞。短短7天,孫村服裝的銷售量可觀,4、5家孫村服裝企業已經達成入駐市場的意向。
當前在全國范圍內,服裝行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人民幣持續升值、外貿出口退稅不斷下調,生產原材料價格、勞動力成本大幅度上升,這些因素給服裝企業巨大打擊。安徽服裝第一鎮與安徽服飾第一街的合作,成功地將生產與銷售、品牌與市場、外貿與內銷無縫對接,既可以減輕加工型企業的多重壓力,也活躍了當地的服裝專業市場。同時,這些服裝企業提供的產品縮減物流、代理費等一系列費用,真正讓利于普通消費者,掀起新的消費熱潮。
-- 來源:安徽省服裝商會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