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會員說明 | 收藏網站 | English Version
“我省紡織服裝企業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嚴峻形勢。”省紡織行業協會在一份分析今年前三季度河北省紡織服裝行業運行情況的報告中這樣說道。
據統計,今年1到9月份,河北省服裝業出口11.89億美元,增長9.41%,但如果扣除匯率變動因素,其實際增幅,省紡織協會有關人士用“微乎其微”來形容。
與此同時,用工短缺、成本上升,也讓省內服裝企業倍感壓力。不少業內人士預測,這也許是紡織服裝業三十年來最困難的關頭。
河北服裝具有自己優勢
“綜合國內外各種因素和省內行業現狀分析,我省服裝業的困境短期內難以有明顯改善。”省紡織行業協會有關人士稱,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河北服裝將會就此消沉。
實際上,河北服裝業具有自身的獨特優勢。
河北省大大小小的服裝企業達到了上千家,涌現出“鳴鹿”、“比琦”、“雪馳”等一批名牌產品,出現了容城這樣的產業集群。這些企業市場認可程度不斷增強,在外貿加工中產品質量與口碑具有不俗表現。而經過多年發展,河北省服裝產業整體而言,無論在技術設備、生產能力、企業管理和銷售渠道上都有長足進步,為今后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而作為我國傳統的紡織大省,河北省服裝業有著足夠保障。
今年前9個月,河北省紗產量達到679080噸,布產量達到234414萬米,絲織品達到485萬米,化學纖維在大量減產的情況下仍達到183695萬噸。
與此同時,河北省紡織企業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不斷增強,自主創新取得可喜成績。目前全省紡織行業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2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9家,全省紡織行業新產品產值較上年提高了8.9%。石家莊常山股份公司去年共開發新品種988個,22項技術取得國家專利證書。
這將保證河北省服裝產業在原材料上較少后顧之憂。
轉型升級是唯一出路
如果紡織服裝業可以計算壽命,那它一定是個“萬歲產業”。實際上,服裝產業當前的困難是暫時的,而且在危機中也存在著機遇。“在蕭條期更容易整合品牌。”省紡織行業協會有關人士指出,蕭條時期,人們降低了購買數量,但與此同時,消費者的購買也向品牌高度集中,對服飾品牌來說正是加強品牌建設的黃金期。調查發現。2007年,全國服裝和紡織行業70%利潤來源于內銷市場,中國服裝內銷增長率15年來第一次超過外貿,外貿增長第一次低于上年,內銷已經成為中國服裝的主戰場,2007年,中國服裝行業有三分之一的企業在盈利,有三分之二接近虧損,利潤向大企業集中。
反觀河北省服裝業,目前主要缺陷就是產品結構不合理???同質化情況嚴重,主要供應低端市場,而真正叫得響的品牌不多。
業內人士指出,河北省服裝產業今后的唯一出路,在于轉型升級。
要加大產品結構調整力度,推廣實用新型、高效工藝設備,提高技術裝備和機電一體化水平,加快淘汰落后設備,提高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
更重要的是,要加大自主創新力度,加強品牌建設和研發投入以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延伸產業鏈條,加大終端產品比重,努力實現生產要素的集約化和規模化。“要在品牌文化建設、品牌附加值提升等方面多下工夫,要把質量做得更好一點,賣得更貴一點,品牌更亮一點。”省紡織行業協會一位專家說:“河北服裝不但能夠走出目前困境,而且一定能夠創造出更美好的未來。”
-- 來源:河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