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會員說明 | 收藏網站 | English Version
今年以來,原材料價格上漲、人民幣升值、勞動力成本上升等導致國內中小企業困境到底如何?中小企業如何應對融資、出口和轉型升級難題?為此記者走訪了廣州增城新塘鎮的一家服裝廠。
位于新塘鎮的廣州昊元服裝廠,是一家以生產貼牌為主的出口加工型牛仔服制衣廠,有1000多工人,23條流水線,產品90%出口。
“靠壓縮管理成本、靈活經營,拓展高端市場和內銷市場來度難關。”廠長吳鵬算了一筆帳,企業原材料漲了10%,工資漲了15%、煤、電、糧伙食成本也都上漲。今年的出口數是350多萬條,僅人民幣升值一項,匯率從8.264到6.8美元,少了2000萬人民幣。
如今,一條牛仔褲的成本和出口利潤是多少呢?
廠里報了一筆細帳:面料、人工、洗水、輔料、管理、稅,合計:49元條,以服裝出口退稅后的匯率換算,成本是6.44美元條,出口價為6.8美元條左右,利潤在05美金之內,相當于3.5元條人民幣。到達美國的銷售價則是20多美元條,翻了3倍。
“應對今年的困難,靠的是靈活經營。今年企業的贏利還高于去年。”廠長吳鵬介紹說,一是靠做大業務量,多做中低檔普通牛仔服。這部分量大不賺錢占70%。但可解決就業,維持運轉。二是靠做出口高端市場,以高檔業務來彌補利潤缺口。三是壓縮管理成本,延長利潤鏈條,將以前外放的單收回自己廠來做。四是努力開拓內銷市場,提高設計研發能力,創建自有品牌。國內市場的潛力和利潤都大于出口。相信只要咬牙堅持下去,實現加工貿易型企業的轉型升級,在這一輪競爭中占穩腳跟,就能度過難關。
“企業家也要考慮一定的社會責任,關鍵在于堅持挺住。”吳鵬告訴記者,今后需要提高制衣行業進入門檻,重建行業信用。過去企業向客戶放欠款的現象,增加了資金成本,使上下游之間產業鏈的壓力增大。
“要想盡辦法打開內銷市場,通過兩條腿走路、兩個輪子齊轉來擺脫困境。”吳鵬表示,今年,企業將努力開拓國內市場,堅持不懈做下去,逐漸創建自己的品牌市場。希望政府能通過融資扶助、降低稅收來幫助中小企業轉型升級,開拓國內市場。
中小企業如何走出融資難困境?廣東省經貿委副主任、省中小企業局局長劉煥泉介紹,今年上半年,廣東已為1萬多戶中小企業提供了300.5億元融資擔保。廣東通過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完善信用擔保體系,扶持建立政策性擔保機構,發展直接融資等措施,全力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扶持引導中小企業加大自主創新能力,加大研發投入、品牌創新和新興市場開拓能力。
-- 來源:中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