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會員說明 | 收藏網站 | English Version
起源:打造一張虎門的名片
虎門服交會的起源,來自于一次心理刺激。1996年,虎門鎮的領導在大連看到整個城市都在歡慶“服裝節”,感到特別吃驚。北京有服裝博覽會,寧波也有服裝節,而虎門,當時已有數百家服裝企業,但是全國知道虎門服裝的人并不多。強烈的反差激起了虎門領導強烈的愿望:要讓虎門服裝在全國進行一次集體亮相,要讓虎門在中國服裝界占有一席之地,打造一張虎門的名片。
為了籌辦這次交易會,虎門鎮政府僅在宣傳組織上就投入了400多萬元。交易會的標準展位門票規定為3000多元一張,但政府為了打開局面分文未收。
1996年11月5日,由虎門鎮政府、中國服裝協會、中國服裝集團公司、香港貿易發展局等機構主辦的“96中國(虎門)國際服裝交易會”開幕。虎門鎮的領導和參加交易會的商家都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卻沒有想到展會收到出乎意料的成效:虎門服交會由此一炮而紅。
在6天的會期里,虎門共接待客商40萬人次,創下13.5億元人民幣的交易額。這一數字大大超出了展會舉辦方的預期。廣州一家服裝企業的老板說:“這次服裝交易會救活了我們廠,我們收到了100多萬元的訂單。”
辦展:鎮政府每年投入2000萬
為辦好服裝交易會,虎門成立服裝協會,政府每年撥給服裝協會的資金就達2000萬元。每舉辦完一屆交易會后,相關人員立即投入到下一屆的工作中去,每年用于交易會的各種宣傳費用達上千萬元。
1997年,第二屆服裝交易會不僅推出了虎門7大品牌,組委會還請來專業模特公司的模特前來表演。到第三屆,服裝交易會已經是虎門的重大節日。經歷了三屆的服裝交易會,虎門鎮政府在舉辦服裝交易會方面的經驗日趨成熟,并開始逐漸豐富服裝交易會的內容。
1999年11月19日~24日,第四屆交易會在虎門黃河商業大廈舉行。展會參展商達302個,成交額達14億多元;同時,展會第一次讓廣東本土的強勢品牌產品集中亮相,贏得了海內外采購商的認可,形成了強大的市場競爭力。
2000年,第五屆中國(虎門)國際服裝交易會重點推出了松鷹、以純等15個種子品牌,虎門服裝企業的品牌意識得到了質的體現,南派服裝的概念開始得到市場的認可。同時,在這一屆的交易會上,組委會還舉辦了第一屆“虎門杯”國際青年設計大賽,借機為虎門服裝界發掘和培育一大批服裝設計創意奇才。借助虎門服裝交易會品牌,“虎門杯”這個品牌在國內服裝界也日漸聲隆。
效益:為企業帶來商機
虎門鎮對于舉辦服交會,目標非常明確:注重交易實效,為企業提供信息交流、加盟合作等良性互動的平臺。打造虎門服裝形象,提高虎門服裝知名度,將虎門服裝推向全國,推向全世界則是這一國際交易盛會的最終目的。
展會是否要做,能否做成功,首先要看市場是否有需求。在虎門這一條件是具備的。據統計,歷時12屆的虎門服裝交易會共創交易額達200多億元。
服交會使虎門企業有機會走出虎門,走向世界,也為企業帶來了更多商機。以純集團董事長助理曾偉君說,“以純從第二屆開始就參加虎門國際服裝交易會,感覺虎門交易會展位越來越多,效果越來越好。記得我們第一次是預訂兩個展位,現在每年都會一口氣拿下十個展位。”
進入13屆的虎門服交會的國際味越來越濃,除了展示國內企業外,交易會還邀請了國外企業;除了請來國內服裝界知名人士前來與會外,還邀請世界頂尖人門杯”國際青年(女裝)設計大賽,一直以來以參加國家選手多、競爭激烈、金獎難求而蜚聲海內外。30名決賽選手從來自美國、英國、俄羅斯及中國等11個國家和地區的3269名參賽選手中脫穎而出,進入決賽。
本屆交易會還與FashionTV中國法國時尚頻道建立了合作關系。該頻道是全球主要時尚電視媒體,遍布世界五大洲,作為虎門服交會的國際合作媒體,FashionTV將負責拍攝、制作服交會中的開幕式慶典、新聞發布會、服裝論壇、大獎晚會、及其他主題活動。
-- 來源:虎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