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會員說明 | 收藏網站 | English Version
增值稅轉型改革并非簡單鼓勵企業擴大生產規模,而是促進設備更新和技術升級,提高企業整體競爭力
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實施增值稅轉型改革,將允許企業抵扣新購入設備所含的增值稅,將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征收率統一調至3%。
中央適時推出增值稅轉型改革方案,能否讓尚在寒冬中苦苦掙扎的紡織服裝企業走出陰霾,重拾市場信心?記者在采訪過程中了解到,盡管增值稅轉型改革的實際效果,要到明年才全局顯現,但多數企業負責人肯定地表示,這項新政實施將激勵企業增加固定資產投入,緩解現金流緊張的局面。
“增值稅轉型改革將減輕企業負擔,調動企業進行技術改造的積極性,完成產業升級。”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徐文英認為,這對于正處在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中的紡織服裝行業來說意義重大。
重大利好顯現
“在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實體經濟影響顯現的背景下,我國全面推進這一改革有利于鼓勵企業設備更新和技術升級。”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曾公開表示,增值稅轉型改革對各行業影響不盡相同,固定資產投資額較大的行業將獲得較大的抵扣稅額。
有資料顯示,以中金公司2007年數據為基礎粗略測算,在增值稅轉型改革對33個行業的影響比較中,紡織業名列最受惠增值稅轉型的十大行業第7位,稅收優惠金額達78.1億元,占到當年紡織業利潤總額的10.2%。化學纖維制造業列第13位,稅收優惠14.4億元,服裝業位于第21位,稅收優惠25.1億元。
業內人士分析,從全紡織行業來看,新稅政中獲益最大的是以裝備制造為主的紡機企業。記者了解到,不少紡機企業已開始考慮如何抓住新稅政帶來的發展機遇搶占市場份額。
“新稅政的實施讓我們看到了行業曙光,按照規劃,明年公司的銷售規模年均增長率有望達4% 左右,另一方面公司還將大力發展技術創新,在新一輪的競爭中站穩腳跟。”青島紡織機械廠銷售部副部長王海聲稱,增值稅轉型改革不是簡單地鼓勵企業擴大生產規模,而是促進設備更新和技術升級,提高企業整體競爭力。”
“增值稅轉型改革為紡織服裝企業更新設備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福建省縫制設備行業協會會長福誠公司董事長林宏楠說,“泉州上萬家紡織企業中,還有一大部分企業停留在手工剪裁階段。裁剪同樣的面料,自動剪裁機只需要5個人左右,而使用傳統的手工設備則需要50-70人。此外,傳統手工設備造成的誤差還將增加5%的成本。”他建議泉州的紡織生產企業趁此機會加快裝備改造的步伐。
在湖州銀玲針織服裝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長李漢文看來,全面實施增值稅轉型是給服裝企業下了一場“及時雨”。他說,當得知國家實施增值稅轉型改革政策的消息后,企業董事會第一時間決定明年擴大生產經營規模,再投資4000多萬元新辦一個服裝企業,其中設備投資3000萬元左右。
“現在正是紡織服裝企業積極進行產業升級、加快技術改造的最佳時刻。”浙江凱喜雅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江臨峰表示,明年開始實行的消費型增值稅,可以減輕企業相對較重的投資負擔,鼓勵企業技術改造,有利于促進我國紡織經濟由競爭力不強的粗放式增長,通過科技進步,轉變為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資源節約型增長方式。
紡織行業分析師汪前進認為新稅政效應十分顯著,他算了一筆帳來說明:假設2008年紡織行業固定資產投資能保持10%的增長,同時2009年的投資與2007年基本持平,即2009年紡織行業固定資產投資為2800億元,且其中45%的固定資產投資屬于允許抵扣的固定資產范疇,那么,2009年紡織行業享受的稅收優惠總額大約在161億元左右。
平安證券的研究報告也認為,實行消費型增值稅,短期可為企業減負1200億元、增加企業投資積極性,長期可以刺激投資,提振內需,促進企業技術更新改造,完成產業結構轉型。
效果尚需等待
“增值稅轉型改革政策有利于購置新設備,推進產業升級。但很難覆蓋所有的企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表達了這樣觀點,由于目前紡織行業正進入“寒冬”,更多的企業會關心如何度過這一階段,少有企業考慮大舉擴張,還有一些企業持觀望態度,“綜合來看,增值稅轉型改革的效果短期尚難完全體現。”
單就增值稅轉型改革對紡織服裝企業的影響來說,記者在采訪中也被財經評論人士告知,可以理解為固定投資越多越有利,推論是資金密集型企業比勞動密集型企業獲益更多,企業在生產擴張階段比生產平穩階段獲益多。
“對于管理和盈利狀況好的大型企業,這一措施并不會影響他們原先的決策,對于虧損和沒有市場的出口企業而言,生存是首要問題,談不上投資購買設備,因此對企業行為也沒有影響。只有處在盈虧邊緣但前景看好的部分企業,才會因減稅而增加設備投資。”上述業內人士稱。
中華廠商聯合會常務會董徐炳光充分肯定增值稅轉型改革的意義,可以鼓勵企業更新設備實現產業轉型及升級,以提高企業效益和競爭力,推動經濟結構調整,“但企業要進行上述改革,首要是解決企業資金問題。”徐炳光說,在內地的港商面對訂單減,融資難問題,首要是在上述兩方面得到緩解,才能考慮加大投資等的進一步策略。他認為,內地企業對中央即將實施增值稅轉型改革反應正面,但對內地設廠的港企來說,新方案雖長遠利好,惟對化解內地設廠港企面對的危機幫助不大。
招商證券分析師王薇認為,由于今年行業形勢異常困難,紡織服裝企業又大部分都是低附加值的生產型企業,所以即使有此利好,對公司的基本面也無法形成本質的改善。而對于重點上市公司,美邦服飾是外包生產,七匹狼一半左右為外包生產,大楊創世與報喜鳥沒有進一步大規模擴產計劃,所以影響都不大;其他子行業中,瑞貝卡的化纖原料項目涉及購買設備,但大部分設備進口,由于以往進口設備也可以抵扣,此政策相當于沒有太大影響;偉星股份2009年還有小部分拉鏈項目投產,可以帶來一定利好。
江蘇某大型港資紡織企業負責人也向記者表明,基于對未來業務前景憂慮的預期,不少擬開展項目及投資也會暫時擱置,在現時并非購置設備的合適時機下,即便購入設備的增值稅可以抵扣,也還有待時日才考慮啟動投資。
“當前企業的負擔比較重,許多企業之前都在是否增加投入上左右徘徊。”林宏楠也這樣表示,但他建議企業不妨多著眼未來,“國家新政能夠為企業減輕負擔,產業的規模越大,享受增值稅轉型改革的好處就越多,抵抗風險的能力也變大了。”
盡管新稅政將影響紡織服裝業幾何,目前還無法明確定論,但依靠技術創新來增加產品附加值,通過技術進步提升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已是紡織服裝企業在新經濟環境下的重要發展途徑。而毫無疑問,新稅政實施后,將進一步推動產業乃至企業自覺進行調整。
“紡織企業的國際競爭已經進入裝備競爭階段。我國紡織行業正在接受嚴峻挑戰,不搞技術改造的企業將無法生存。”雅戈爾董事長李如成表示?“政府在出臺措施擴大內需幫助紡織行業度過危機時,也是在激勵企業走自主創新道路。”
--來源:服裝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