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會員說明 | 收藏網站 | English Version
出口難度加大,服裝品牌能否與商場合作,共同開拓國內市場?這成為行業內的一個議題。
省委常委、副省長王軍民說:現在國內的大商場里,高檔服裝都是國外品牌,我們自己的服裝品牌在哪里呢?能不能通過工貿結合的方式開辟國內市場?
我省是服裝出口大省,出口量居全國第五位。今年1 -9 月,全省服裝出口 56.8 億美元,同比增長10.2% 。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服裝行業近年來受國內外經濟及政策因素影響較大,增幅趨緩。在這種大環境下,不少服裝企業開始轉向內銷市場。
我省服裝業要發展,從根本上說要樹品牌。省工業經濟運行指揮部的領導提出:現在企業和很多大專院校都有聯系,商場引進地產服裝名牌,可以組織企業定期開展一些服裝展示活動,思路要再解放一點,走出路子就好辦,這種做法可以擴展到輕工、化工、機械等行業。
省服裝行業協會負責人與省商業集團副總經理、銀座集團董事長張文生進行了交流。
“品牌服裝內銷主要有兩種途徑,一種是自己建專賣店,另一種是進商場。”省服裝行業協會常務會長劉建國表示,目前我省品牌服裝企業的常見做法是自己建專賣店,商場里大多是省外、國外品牌,只有舒朗、紅領等屈指可數的幾個牌子是山東產。
“建專賣店,企業可以根據自己的市場定位來做,像新郎、仙霞等通過這種渠道,內銷效果很好,一些定位高的品牌還希望通過商場這一渠道來體現自己的實力和檔次。”劉建國說。
目前本地服裝品牌進商場還存在著不少障礙。劉建國分析說,進商場設專柜首先要滿足商場規定的基本條件,除了入門條件,商場還會對專柜在一定時間內的銷售額作出最低要求,達不到要求的只能被淘汰,這一點許多企業就不達標。此外,商場頻頻進行的促銷活動削減了企業的利潤,加上較長的回款時間也增加了企業的經營壓力。
對地產服裝名牌進商場的“門檻”,省領導表示,可以嘗試通過財政支持,給商場一定的補償。他要求商業企業要對市場信息及時反映,成為我省相關產業發展的信息窗口。
此后,劉建國與省服裝行業協會幾位負責人就此進行了交流,他表示接下來協會將在企業中進行調研,廣泛了解企業的想法和需求,提出解決方案,再與銀座集團等商場進行商談。
張文生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雙方表達了探討本地品牌進商場的意愿,至于具體的操作細節和時間,還有待進一步商談。
記者與我省著名紡織服裝企業魯泰集團董事會秘書秦桂玲聯系時,她對這一消息表示歡迎,她說,政府扶持企業開拓國內市場是件好事。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國家出臺了擴大內需的政策,本地服裝進商場是企業開拓國內市場、樹立品牌的一個好機會。
-- 來源:大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