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會員說明 | 收藏網站 | English Version
天氣轉冷,各大商場、超市羽絨服、保暖服銷售漸旺。與往年不同的是,抗菌、抑菌等叫賣聲沒有了。
市場:抗菌已不再是賣點
自2003年,抗菌服裝出現以來,抗菌、抑菌、殺菌等“菌”詞成了商家主要賣點。各種所謂抗菌纖維、納米技術等產品被商家過度夸大成包殺百菌的神衣。然而,去年1月,上海市抽查羽絨服,抽查合格率僅70%,針對市場上出現的“抗菌羽絨服”,專家指出,因為“抗菌功能”與國家標準限制的有害菌種沒有任何關系,所以所謂的“抗菌效果”還有待檢驗。
據了解,去年8月1日,我國首個抗菌針織品行業標準《FZ/T73023-2006抗菌針織品》實施,今年1月1日,又一項針對紡織品抗菌性能的國家標準GB/T20944-2007《紡織品抗菌性能的評價》發布。這兩項標準的實施,讓今年抗菌服裝市場越來越規范了。
近日,記者在幾家商場和超市采訪發現,很多內衣、服裝面料已經不再將抗菌、抑菌作為促銷的招牌了。一位售貨員告訴記者,今年抗菌都不流行了,現在流行的是穿著舒適。
記者發現,由于新標準的實施,很多企業還是比較規范生產的,今冬服裝市場抗菌已不再是賣點,但也有一些企業在打擦邊球。在京城某知名商場,記者看到曾引領抗菌、抑菌前沿的國內某知名羽絨服廠家,也不再專門以抗菌、抑菌為賣點了,記者只是在其服裝吊牌上看到一張小小的紙牌,上面寫著“防霉、防蛀、除異味、健康羽絨服”。當記者詢問該產品防霉、防蛀、除異味的原理時,售貨員解釋說,這種產品經過特殊處理,具有殺菌功能。在北京豐臺區華堂商場,記者在上海某嬰兒服裝柜臺前看到一件所謂納米陽離子的白色內衣的紙吊牌上注明:抗菌、除臭、護膚。并有具體說明:迅速修復保護受傷黏膜,呵護肌膚,防止皮膚受病菌感染,可吸附皮膚表面病菌。100次洗滌后,抗菌率仍維持在90%以上。當記者問這件服裝的標志上為什么沒有注明抗菌功能時,得到的回答是,新產品都是用紙標志的。這件抗菌內衣標價60多元,而不具備抗菌功能的普通衣服只有50多元。
專家:不必刻意追求抗菌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目前抗菌面料分為纖維、納米和助劑等多種加工方式。以往的抗菌產品都是在印染階段或成品以后加入抗菌劑后整理而成,這種服裝一經洗滌,抗菌成分就會丟失,同時失去抗菌、除臭效果,只能成為一次性抗菌產品。
其實,國家有關標準中對抗菌的要求有兩方面:一是抗菌效果,二是使用的助劑等抗菌產品本身的安全性。對于抗菌產品的安全性,標準中明確規定:要經過有關部門批準,其溶出物對皮膚刺激性及致過敏性要做人體斑貼試驗,呈陰性方可進行。
對此,國家纖維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高級工程師秦言華特別提醒消費者,抗菌、抑菌只是抑制細菌繁殖并不等于殺菌。比如一些容易滋生病菌的服裝,它在加工、運輸、洗滌、保存等環節中都會導致二次污染,抗菌功能會被破壞。抑菌服裝在洗滌時使用過酸或過堿的洗滌液處理后,也會影響其抗菌、抑菌功能的發揮。
專家還指出,自然界菌種很多,沒有哪一種物質可以抵抗或抑制所有的菌群。目前,國家標準中只對金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白色念珠菌等3種常用菌的抑菌率作出限定。國家標準將抗菌產品分為A(洗滌10次以上、金色葡萄球菌抗菌率?99%)、AA(洗滌20次以上、金色葡萄球菌抗菌率?80%、大腸桿菌?70、白色念珠菌抗菌率?60)、AAA(洗滌50次以上、金色葡萄球菌抗菌率?80%、大腸桿菌?70、白色念珠菌抗菌率?60)3個級別。
消費:認準三方面
秦言華指出,抗菌服裝適用于特殊人群使用,如醫院手術服裝、需要無菌隔離的病人、抗菌材料適用于制作易于細菌繁殖的服裝,如抗菌襪子、抗菌內衣褲等。普通衣服是不需要刻意做抗菌處理的。
對此,專家建議消費者要慎重選購抗菌、抑菌服裝。在購買抗菌、抑菌類服裝時要留心其服裝標志。國家標準規定,抗菌、抑菌服裝標志要具備3方面內容:
第一,要標明服裝的抗菌級別。即A級,或AA級,或AAA級。
第二,要說明產品抗菌性能特點及注意事項。具體標注菌群名稱、使用中要注意的事項。
第三,如果該服裝具有局部抗菌,要指出具體抗菌部位。
-- 來源:中華紡織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