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會員說明 | 收藏網站 | English Version
深圳市工商局日前公布了2008年3-4季度流通領域服裝、進口服裝質量監測情況通報,3季度國產服裝抽檢合格率66.34%,高出4季度進口服裝抽檢合格率26個百分點。4季度進口服裝抽檢六成不合格,杰尼亞等名牌也檢出問題。
國外名牌產品以其質量和信譽受到消費者的青睞,進口服裝質量抽檢6成不合格的消息對消費者心理形成巨大沖擊,其負面效應不容忽視。雖然工商局“要求各經銷企業立即停止銷售,進行整改,同時開展后續清查行動將不合格產品清理出市場”,而且公布了不合格產品,然而對已經購買了這些進口服裝的消費者來說,受損的不只是金錢,還有對健康的擔憂。據報道,“不合格服裝可能損害免疫力”,因此要解決這部分消費者的困擾,切實保護消費者利益,有關部門必須采取更嚴厲的措施:比如,督促生產不合格產品的企業或工廠強制建立召回制度,此乃忽視消費者利益,以次充好的商家必須付出的代價。而這一行為必定能夠對其他品牌起到強大的威懾作用。
此次抽檢情況如此觸目驚心,有關部門也應反思日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邀請服裝生產、檢驗方面的專家共同探討服裝質量日益下滑的原因,以更加嚴厲的檢查措施促使企業“改邪歸正”。對那些屢次抽檢不合格的企業,有必要建立嚴密的監控制度,如采用扣分制,分數扣完就勒令其停業整頓。多種措施齊頭并進,服裝市場才會逐漸轉向有序健康。
-- 來源:南方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