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會員說明 | 收藏網站 | English Version
不僅說得清顧客的性格愛好,顧客生日時還會親自送上鮮花,終身修改衣服……連日來,筆者在對服裝行業的采訪中,不止一位商場當家人如此表示:“現在做零售不僅是做銷售,更是做人心。”于是,一些拉攏人心的“特別服務”越來越多地出現。
春裝上柜了,某品牌店長王芙蓉在與VIP顧客溝通時,發現每位都“比較忙”,去年可不是這樣,每次溝通后都會吸引貴賓的光顧。“去年一次刷單兩萬多的貴賓每天都有,可是今年明顯感覺她們花錢不太大方了。”金融危機來臨,職場白領購物變得更加精打細算,不少營業員埋怨,顧客在折扣方面更加計較了。
在大商場的各品牌服裝專柜的抽屜里都有一本秘密名單,營業員們每天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與名單上VIP客戶進行溝通。她們不僅要了解貴賓的身體尺碼,連顧客的愛好、性格都要了如指掌,以期新款到柜,第一時間尋找到客戶最適合的新款。“我們不會像某些服裝店賣力贊美顧客,而是推薦適合顧客的服裝,不忽悠顧客盲目購買。”像顧客生日、節日,店員還會親自到場送鮮花、禮品,這樣的情感溝通,品牌銷售商們都在暗中進行著較量。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服裝銷售也出現“售后服務”,部分品牌更是推出了“終身改衣制”服務。從事藥品生意的李女士花一千多元買了件襯衫,隨著體型的變化先后三次要求修改。“現在女性消費更加理性,同樣的錢花出去,我們當然希望享受到更多的優質服務。”李女士說。
事實上,細致的工作在危機來臨時也發揮了重大的作用。“定向型消費的比例在不斷增大,沖動型消費在下降,這是很要命的。但是,我們注意到,平時就注重溝通的品牌的消費群體并沒有受到影響,營業額穩步上升,部分品牌還有不小的漲幅。”一家商場負責人表示。
散落在街頭的小店也各有招數。在北大西街經營服飾店的娟子,每次生意成交都會讓顧客留下手機號碼,一上新貨就逐一發短信通知。“短信一毛錢一條,只要客人能來逛逛,就有機會做成生意。”她說。
“現在市民不是沒錢,而是購買信心不那么足。我們得先活下來,堅持住,挺過去就好了。”這些天,在所城里賣服裝的董衣把QQ的標簽換成了“努力,信心!”。
-- 來源:水母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