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會員說明 | 收藏網站 | English Version
中新網北京三月八日電 (宗晨亮)七日,全國人大代表、上海東華大學教授嚴誠忠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以國服為代表的“中華文化產業化”,是中國破解內需不足難題的良方。
嚴誠忠所穿的“國服”為寬翻袖、鑲線、立翻領,集合了唐裝、中山裝以及中國少數民族的服飾特色。在三月五日全國人大開幕會上,身著這身亮麗國服的嚴誠忠成為不少媒體關注的焦點。
據悉,嚴誠忠今年提出了有關“中華國服經濟文化產業”的議案,希望通過推廣“國服”刺激內需。
嚴誠忠表示,西裝在中國風行三十年來,據不完全統計,國人購買西裝近三十億套,產值為一萬五千億元。由于中國沒有知名西裝品牌,因此只能成為西裝的“世界工廠”。如果國人可以踴躍地穿著“國服”,不僅可以帶動中國服裝加工、面料生產等相關產業的振興,而且還能創造數量可觀的就業崗位。
“中國應當努力將中華文化的產業價值發揮出來,”嚴誠忠表示,“因為文化是獨特的、可反復使用的。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只要用心發掘,一定可以發現振興經濟的良方。”
--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