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會員說明 | 收藏網站 | English Version
家紡設計應在繼承和引進中和諧發展
----- 談家紡設計的發展方向
前言
改革開放二十余年來,中國經濟的快速、穩健發展,帶動了中國國力的提高,人民生活的富足,在滿足了對衣食住行的基本需要后,提高生活質量和改善居住環境逐步成為許多國人的夢想,這種夢想,為中國的家紡設計師提供了廣闊的舞臺.
然而,由于近代中國的落后,因為歷史和政治原因而被關閉的大門一旦被打開,面對大門外五彩繽紛的世界和各種先進的設計思潮,中國的家紡設計師不由得緊跟在西方各種設計思維之后,廣泛地吸取他們的先進設計理念、方法、甚至于設計成果,這種學習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國設計師的水平,帶動了家紡行業的發展,然而,盲目的吸收國外設計的文化理念,而忽視了對本國文化的繼承、研究和糅合,也造成中國家紡業如無源之水、無根之木,自身始終難以發展壯大并引領世界家紡業的發展潮頭。
同時,由于傳統觀念的局限,在許多生產廠家中,認為家紡設計師就是負責圖案設計,就是在圖形,顏色中尋找設計的感覺,從而忽視了對織物設計和家紡產品最終設計的研究和整個設計過程整體的考慮,這種傳統觀念不僅會造成設計的圖案與織物的脫節,也使的設計出來的圖案難以適應最終裝飾環境的要求。其實,家紡設計師涉及的對象是織物設計、圖案設計和產品造型設計的統一體,在這三者中,織物設計是基礎,它決定了家紡產品原料;圖案設計為中間環節,它決定了家紡產品要表達的意境;產品造型設計為最終環節,它決定了家紡織物最終的用途。這三者之間互相影響,互相作用,并且缺一不可。
在當代社會,西方文化由于經濟的作用占據了統治地位,造成了家紡設計的主流是西方藝術的延神和擴展,它們領導著世界家紡的流行時尚并牢牢占據著世界家紡產品的高檔市場。而中國家紡設計師,由于環境及其它方面的限制,對西方設計文化研究得還很不夠,對我們自己的歷史文化研究得也還很不充分.
所以,由于上述現象的存在,中國的家紡設計整體上相對于西方來說是比較落后的。但是現在,東方文化正用其特有的魅力征服世界,東方文化中許多特有的、民族的東西也逐步成為世界文化園地中的一朵朵盛開的奇葩。國外許多的產品,都不難見到東方藝術的影子。同時,中國傳統文化五千年綿延不絕,本身就反映出強大的生命力和勃勃生機,因此,在不斷地吸收外來文化的基礎上,中國的家紡設計師沒有理由不立足于中國自身的文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尋找設計的源泉。
1. 中國家紡設計的插入點
那末,中國的家紡設計師如何從中國悠久的文化中找出自己的插入點呢?我認為:中國家紡設計師必須首先要弄清楚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題是什么。清華大學張豈之教授認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題是探討天道和人道的關系。什么是天道,天道是指天地的來源及其法則,也就是自然界的法則。人道是指人自身以及人類社會的道理.” 為什么會使這個主題呢? 主要是“從歷史來看,有一個長遠的農耕的歷史”.在這種自然環境和歷史環境下,中華民族為了繁衍生息,為了生存和發展, 就必須研究自然規律, 研究人類生存的規律,研究自然和人的關系,在這一切的發展斗爭中, 也逐步形成了堅忍不拔、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和崇尚和諧統一的價值取向等等特點. 這些民族精神、境界和價值取向反過來又影響了本民族生活和藝術創作的方方面面, 例如: 中國的傳統茶道講究飲茶環境要協和自然,程式、技巧等手段既要與自然環境協調,也要與人的性格、茶的特點相符。如在荒野寺院中獨自飲茶能體會茶的苦寂;文人的書房中飲茶能體會茶的雅韻;民間飲茶能體現歡樂與親情等等。同樣在中國的古典園林中, 園林的設計者和工匠都注重發掘自然之美,順乎自然又給以藝術加工,使自然美與人工美得到和諧的統一.
2. 家紡設計
如前所述,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藝術的存在和發展都應是統一的、與周圍自然人文環境相和諧的。家紡設計也是這樣,它不僅是織物設計、圖案設計、造型設計的統一體,而且每一部分的發展程度,都與整個社會和行業的思想、技術水平息息相關,所以我們在進行三者中任何一部分的設計時,設計師都必須考慮對其它兩方面帶來的影響或產生的作用,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設計最終的完美和有效。因此,我們在談論設計的任何一個步驟時,都應不可避免地聯想到其它兩個方面。
2.1家紡設計中的織物設計
織物設計本身也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它包括織物原料的選擇、紗支的選擇、織物組織的設計、經緯密的設計等。
2.1.1現代科技的發展,為家紡織物提供了豐富的原料,如大豆纖維、竹纖維、遠紅外纖維等,這些原料都具有許多優良的性能、功能和特點,即適應了當今環保的要求,又使人們在產品的使用舒適性和功能保健性上得到了盡可能的滿足。我們可以根據不同的目的,選用合適的原料,以作者本人所在的毛巾行業為例:我們可以用遠紅外纖維為原料做成枕巾、床單, 用于改善人們的睡眠質量、提高皮膚表面微循環; 我們可以用真絲做毛巾的原料,用它做的毛巾產品對人的皮膚有護膚保健的功能;我們以竹纖維為主要原料,利用它的優良特性,如手感柔軟、抗菌、抑菌、良好的吸濕放濕性、透氣性等特點做成毛巾被、浴巾、睡衣,滿足人們生活舒適性的需要等等。因此, 家紡行業如果能研究和推廣這些新型纖維的應用,將會不斷適應人們追求生活質量的需要。
2.1.2紗支的選擇應與產品的最終目的和產品所使用的最終環境相適應,例如,同樣是斷檔產品毛巾,如果我們用較粗的股線,如21s/2,16s/2等,那末在斷檔上表現出來的就是一種粗獷、豪放,如果我們用較細的紗支為原料,如40s/2,32s/2等,那末在斷檔上表現出來的就是一種細膩、精致,對于前一種方式制成的產品,適應于歐美市場,而后一種產品則流行于亞洲市場。再比如,如果我們用合股產品作毛巾產品的毛經用紗,那末,該產品表現出來的特點是觸摸富有彈性,給人以豐滿厚實的感覺;但如果我們用單紗產品作毛經用紗,那末,該產品表現出來的特點是手感柔軟,給人以溫柔體貼的感覺。這種感覺的變化,對毛巾產品是這樣,對于家紡的其他產品也是如此,因此,紗支的靈活應用,在很多方面都能發揮出別的因素無法表達的作用。
2.1.3織物組織的設計同樣也要考慮最終的作用,以窗簾為例,雙層窗簾的外層為了具有較好的透氣性、透光性、耐日曬、耐污染的性能,我們大多采用平紋、紗羅、花色紗羅以及大提花組織來滿足這種要求,但對于雙層窗簾的內層,它要求遮光性能好并具有一定的保暖性,所以織物應比較厚重,他所采用的組織一般為起毛組織、變化組織或大提花組織。床上用品,如床單,他要求表面平整,手感比較柔軟,并且有耐磨、耐洗、耐污染及吸濕性強的特點,因此,大多采用平紋、小花紋或提花組織。
2.1.4織物設計的許多主要因素雖然對織物風格會產生各自的影響,但最終表現出來得織物卻是這些因素的綜合效果,如果設計不當,反而會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遺憾,以毛巾絲緞產品為例,在斷檔上使用人造絲或滌綸絲會給人以高檔、華貴的感覺,但本人在設計一款全絲緞毛巾產品時,由于對原料、組織、密度、后處理縮率的相互關系考慮不當,使最終產品出來后,在斷檔與毛圈的交界處出現了破洞的現象,反而影響了產品的最終效果。因此,我們無法認為哪一種因素更為重要,對于一個設計者而言,重要的是將這些因素完美組合。
2.2家紡設計中的圖案設計
2.2.1家紡圖案設計是研究在家用紡織品上有裝飾意味的花紋、圖形或配件,即家用紡織品與家用紡織品的附件、配件的裝飾的設計,如家用紡織品上的繡花、印花、貼花等裝飾紋樣圖案設計,家紡面料的紋樣設計、工藝花邊及花形設計,以及窗簾的裝飾、床上用品的裝飾等。雖然家紡圖案設計建立在織物設計之上,并服務于產品造型設計,但一個好的圖案設計,往往能成為一件作品的靈魂,可使家紡產品增添無窮的藝術魅力。?
幾千年來,中國的先民們在與自然和社會的相處中,把自己對生活的感受、對幸福的向往都投注于筆端,形成了建筑上的紋飾、布藝品上的吉祥物、文人筆下的詩歌、國畫。這些藝術品各自發展,又互相影響,并在長期的歷史長河中,形成了中國特色的圖案設計風格,他的特點是將自然萬物與人和思想藝術看作一個生氣勃勃的、有機的、協調的整體,把人的情感賦予物的形式,借物抒情、以形寫意、并能形神兼備。使中國的圖案藝術在表現形式注重表現整體的氣勢,但往往又是意到為止,能給人以豐富的想象空間。如中國傳統的吉祥物?鳳,在很多裝飾物的紋飾上,人們往往脫出了它的原有造型,只提取了體現鳳鳥特征的一些基本元素并加以變化組合,使得紋樣似鳳如云,舒卷自如,體現出一種浪漫飄逸的氣質,給人以無窮的回味。
中國傳統紋樣產生的“意境”是人們迷念造型的重要原因,因為人類不論古今,對美好事物的向往都是一樣的,因此許多傳統紋樣深刻的內涵同樣適合于現代設計,適用于現代人對內心世界的表達.在我們周圍的生活中,這樣的例子很多,例如:中國聯通公司的標志,采用的就是源于佛教“八寶”之一“盤長”的造型,取其“源遠流長,生生不息”之意,他用迂回往復的線條象征著現代通信網絡,寓意著信息社會中聯通公司的通信事業井然有序、信息暢通,同時也象征著聯通公司的事業無以窮盡、地久天長。北京2008年申辦奧運的標志沒有對傳統造型直接借用,而是運用了中國藝術特有的“似與不似之間”的寫意手法,恰到好處地傳遞出“中國結”和“運動員”兩個意象,標志不僅體現了中國特有的風采,同時也得到了世界的認同.
2.2.2在圖案設計中不能不提到顏色的搭配,在中國傳統紋樣裝飾圖案中,特別是在室內裝飾的顏色上,古代的工藝美術家們用色大膽、強烈、色彩絢麗但又不失和諧。以宮殿的建筑中為例,屋內主體用明黃色裝飾,殿身、墻身都用紅色,梁枋等多繪彩畫,色調以青、綠為主,間以金、紅、黑等色,通過這些顏色恰當的搭配,顯示出帝王神秘、威嚴、高深莫測。
但是, 在現代社會里,我們不可能對過去的東西作簡單的重復,而應在歷史沉淀的基礎上,順應時代的變化,與時代同步。以新婚家庭的布置為例,在大家的印象中,傳統的中國婚房是以喜慶的大紅色為主,紅色的窗簾、紅色的床上用品等等,然而現在,這些東西雖然還是必要的,但隨著年輕人對居室色彩的偏愛已有了更多的變化,居室整體布置上在突出喜慶氣氛、布局美觀舒適的前提下,色彩使用沖破了只用紅色的僵局,深藍、嫩綠、淺黃……,它們或單獨使用或相互映襯,把一個個色彩艷麗,充滿個性的婚房呈現在人們的面前。
2.3 家紡設計中的產品造型設計
產品造型設計是家紡設計的高潮和總結,它必須以適當的手法,把織物設計和圖案設計產生的不同元素進行合適的組合和包裝,以達到設計師想要表達的主題, 展現產品設計的最終內涵。
受到以儒家思想為主體的中國傳統哲學的影響,中國古代藝術家們在進行各種園林建筑、裝飾的設計時,也受到了如“天人合一”等觀念的影響,強調建筑個體與建筑總體的和諧,建筑總體與周圍自然環境的和諧,因此,無論是中國古代的園林建筑還是房屋裝飾,都講究“師法自然”,即在總體布局和每個組成要素上合乎自然規律;從視覺上力求突破空間有限的局限性,使之融于自然;為了體現出以上這些思想,古代藝術家們在形與神、景與情,虛與實、動與靜的關系上作了許多的探索,從而體現自然、恬靜、含蓄、豪放等藝術特色。
這些觀點和做法,雖然歷經千年,但是其思想的精髓仍與現代家紡設計相適應,因為在人們強調個性的今天,人與社會、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相處逐步成為人們思維的理性回歸,因此家紡設計必須順應這種潮流,在產品的造型設計上必須與產品未來主人的身份相適應,與他的年齡、經歷、性格、愛好相統一,與他居室的功能相統一,并與他居住的周圍環境相和諧。
同樣, 家紡造型設計的每一套成品的風格, 如床上用品、窗簾、地毯等, 都應與房屋的整個布局、表現的風格相適應. 我們可以想象, 在一個充滿童趣、天真格調的房屋里, 如果掛上一幅成人化的窗簾,將會與整個布局如何的格格不入. 因此, 在進行每一套成品的設計時,我們都應考慮到與我們設計的居室整體環境和消費對象的統一和諧.
2.4 家紡設計的最終成果是織物設計、圖案設計、成品設計的綜合反映,一個好的家紡產品不僅是對這三個設計過程的自然傳遞和延伸,而且是對歷史和現實的繼承、理解和感悟。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織物設計、圖案設計、成品設計這三個設計過程都有深厚的哲學、人文、工藝、造型等方面的探索和體驗,并且許多探索和體驗都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以圖案為例:敦煌莫高窟中千姿百態、絢麗多彩的卷草紋,實際上就是在漢魏時期由西域傳入我國的的忍冬草的基礎上創造出來的;而唐代最典型的紋樣寶相花則是以我國原有的蓮花為母體,融合了牡丹花和由波斯傳入的海石榴花紋樣的特點,而逐漸形成的一個極具中國民族風格的紋樣。還有葡萄紋、番蓮紋、獅子紋,都是先后從中亞一帶傳入我國的紋樣,然而這些紋樣并沒有生搬硬套外來藝術,而是在繼承中融會貫通,逐漸成為了中國傳統藝術的一部分,促進了中國古代文化的發展。
因此我們的家紡設計要想進一步發展,就應該既引進先進的設計理念、方法,同時繼承和吸收傳統的設計文化,并隨著時代的發展去進一步的糅合、革新和創作。做到不拘泥于古人,不受制于潮流。
3.結語
綜上所述,中國家紡設計師,在學習和領悟國外潮流時,不應忽視對本國思想文化的繼承和研究,因為,西方的設計師們在長期的生活、工作中潛移默化的受到了本民族文化的影響和沉淀,對于他們而言,領悟西方的設計理念是輕車熟路的事,這一點,不是中國家紡設計師可以比擬的。中國的家紡設計師在向西方學習中,應將重點放在設計原理和方法上,而自己本身應扎根于本國文化當中。
參考書目:
《織物結構與設計》 中國紡織出版社 蔡陛霞主編
《傳統裝飾紋樣中的吉祥觀念與現代設計》 陸宇澄(蘇州職業大學藝術設計系)
《中國傳統造型藝術與現代設計》 彭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