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會員說明 | 收藏網站 | English Version
在近日召開的南通籍院士座談會上,南通籍院士林祥棣、吳慰祖、楊樂等在不同領域獲得突出成就的專家就江蘇省南通市今后的發展方向提出了建議。與會專家提出,如果將家紡行業作為南通的特色產業發展一定大有可為。
“浙江義烏小商品城全中國都知道,山東濰坊的風箏在全世界有名,南通有什么?究竟什么才是南通的特色?”著名的光學和光電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林祥棣表示,不僅是南通,目前全國有許多城市都存在著發展大同小異,沒有城市特色產業的問題。他認為,這對于城市經濟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要解決這一尷尬局面,唯有發展地方特色產業。
素有“江海明珠”之美譽的江蘇南通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處于沿海經濟帶與長江經濟帶T型結構交會點的南通與上海、蘇州只有一江之隔。蘇通大橋正式通車后,南通加入了上海一小時經濟圈。著名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楊樂認為,上海是經濟金融中心,是全國經濟發展最快的地方。南通想要發展,就必須在緊緊依靠上海的同時,尋找一個突破口,有重點地發展南通有特色的地方。他說:“南通現在到了這樣的發展階段,也有能力做到這一點。”林祥棣院士也發表了相同的觀點,他認為,拷貝別人的模式,就永遠只能排在第二位,南通一定要擁有自己獨特的發展模式,才能取得更好的發展。他建議南通應著重發展特色產業,打造出自己的城市名片。
紡織行業一直是南通的傳統支柱產業,改革開放初期,南通市三星鎮疊石橋是一個位于偏僻農村的石板小橋,周圍農民偷偷把自家生產的繡花被面、枕套等拿出來交易。如今,這里已經成為國內最大的家紡市場,年交易額近300億元。但是,南通紡織企業普遍以貼牌外貿生產為主,自主品牌偏少,增值空間相對偏低,嚴重制約了紡織行業的發展。與會專家一致認為,要想振興紡織行業,將其作為南通特色產業來發展,就必須破除產業壁壘,加大技術創新力度,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這樣才能長期保持優勢,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 來源:中國服裝鞋帽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