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會員說明 | 收藏網站 | English Version
“土豆效應”又稱“土豆悖律”,是指在經濟不景氣時期,消費者舍棄高端產品而轉向中低端產品,并導致對后者的需求上升,進而拉動低成本產品的銷售。
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下,由于“土豆效應”的作用,勞動密集型的紹興家紡,贏得了出口的優勢,相對于其他紡織產品,整體形勢下降幅度小得多。因此,紹興縣部分投資者紛紛選擇進入門檻低、有市場前景、利潤回報相對較高的家紡業。
位于柯橋開發區的一家大型織造廠,在場地緊張的情況下,硬是壓縮織造規模,購置100臺縫紉機進軍家紡產業。今年3月,錢清服裝園區一家服裝廠,也投資200多萬元“試水”家紡行業。這部分企業生產的家紡,實際也就是床單、被套、枕套等四件套之類的床上用品。
在當前復雜的情況下,這兩家企業齊頭并進投身家紡,這樣的投資熱情值得稱贊。然而,了解發現,這兩企業均以加工生產為主,按訂單生產。當問及是否創建自主品牌時,其中一企業負責人毫不猶豫地告訴記者:“低價優勢是其進入家紡行業的主要因素,創牌就是增加成本,也就沒了優勢可言。”
家紡產品作為終端產品,走自主品牌建設是其發展必然之路。同樣是床上用品的四件套,沒有牌子的僅需要48元,而羅萊家紡、水星家紡等品牌則普遍在300元以上。這是各大商場、超市床上用品專柜上,品牌家紡與無品牌家紡之間迥然不同的身價。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會長楊東輝指出,在目前紡織產業結構調整的關鍵時期,特別是在全球性金融危機影響下,國際品牌也出現了洗牌趨勢,這對我國服裝和家紡品牌建設提供了有利機遇。在這時機下,家紡企業更應提高品牌的設計能力和品牌價值,積極開拓營銷渠道和品牌推廣系統,提高自主知識產權意識。
-- 來源:紹興縣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