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會員說明 | 收藏網站 | English Version
電影與家紡,看起來似乎沒有任何關聯,如果將它們放在一起,碰出什么樣的火花呢?會詮釋出一段驚世的片段嗎?
電影與家紡的“情結”
經常逛家居店的朋友一定會發現,跟電影相關的家紡用品正悄然流行。7月15號,《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剛一上市,多喜愛床品就順勢推出了跟哈利相關的一系列家紡,引發了一陣轟動,算得上一次大膽的創新。
與此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例如08年《功夫熊貓》上市后,受歡迎的程度是預料之外的,市場上隨后出現了多種功夫熊貓抱枕、靠墊;同樣是去年上映的電影《長江七號》,相信每個人都有所體會,市場上有關七仔的產品,可謂是鋪天蓋地;還有《喜羊羊與灰太郎》,隨處都可以見到“羊羊”們的身影…..此類現象舉不勝舉。
“情結”產生的原因
為什么那么多家紡企業紛紛選擇生產跟熱門電影相關的家紡產品呢?
這跟電影的影響力是密不可分的。近幾年,電影在中國的發展正如火如荼,社會各界對電影的關注是日益上升,具調查顯示,2008年中國總共上映電影406部,票房收入達82億,同比增長30%。電影在人們生活中的地位與日俱增,電影里深入人心的角色也是口碑相傳,風靡于世,至此也就不可避免的衍生出一大批追捧者。家紡企業正是看重了電影這一特點,適時發布與電影相關的產品。
電影相關的家紡品的利弊
家紡企業生產為什么選擇生產與電影相關的產品呢?究其原因,是有利可圖,不妨分析一下。
首先,供應的產品必定受該電影成千上萬影迷的追捧,具有很大的潛在市場購買力;
其次,因為電影在放映前宣傳工作已經很到位了,企業將相關產品投放市場,口號已經很響亮了,可以不用打廣告就能吸引消費者的眼球,節省了一大批廣告費用;
再次,加入了電影元素的家紡產品會跟普通的產品不同,新穎的圖案、夸張的造型會吸引更多的眼球。關注的人多了,不知不覺中該企業的影響力就會變大。
綜上所分析,企業瞄準商機,與熱門電影相掛鉤,實在是一種快速成效的銷售手段,適當的情況下可以借鑒。但是,家紡企業不要只看到利處就將弊害忽略不計。畢竟電影是一種快消文化,通常一部電影的熱映時間不會超過一個月,也就是說產品購買力的時間持續不會長久。所以,企業決定生產電影相關的產品時,一定要進行市場考察,周密分析后才決定是否投產,否則會導致供過于求。
中小企業需謹慎采用
既然生產電影相關的產品能給家紡企業帶來一定市場,那么這種模式是否適合所有的家紡企業?可否以一種營銷模式在業內推廣開來呢?
萬物都是兩面的,有利就有弊。筆者認為,這種短期的生產規劃還夠不成模式,更不至于推廣開來,這只是家紡企業一種短期銷售手段,跟搞活動做促銷是一個類型的,是一種具有強烈時效性的銷售手段,時間過了產品也就失去了購買力。而且生產電影相關的產品只是針對少數受眾群體,冒的風險很大;大企業資本雄厚斷然可以利用此種手段做形象宣傳,就算利潤很低甚至虧本,但企業的品牌會跟隨電影的傳播而根深于消費者心中,是一次不錯的廣告宣傳策劃。而中小企業因為自身資金累計不夠,偶爾的一次失誤就有可能導致徹底的關門,所以針對這種冒險的銷售手段還是謹慎點好,以免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生產與電影相關的產品,的卻算是一種創新,但不一定適合所有的企業。希望家紡企業更多的關注產品本身,積極創新的時候結合自身的特點進行市場考察,認真分析了再做決定。相信做到這一點沒有不成功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