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會員說明 | 收藏網站 | English Version
韓國童裝企業們為了降低成本不惜一切努力。
隨著以中低價市場為中心的走量型品牌們不斷強調降低生產成本,不難發現其服裝設計越來越單調。
這些企業們采用改變品牌概念或減少輔材數量等一切可能的方法。
某個角色品牌為了降低成本,將復雜的品牌角色繡花改成印刷,某個以歐洲風格為概念的品牌的款式設計居然比美式款式還要簡單。
因去年秋季的匯率暴漲和生產環境惡化等問題,導致中低價童裝品牌的成本上升了30~40%,但沒有一個品牌敢提高銷售價格。這是因為中低價市場是一個對價格極為敏感的渠道,因此大家都擔憂如果提高銷售價格就會降低整個銷售額。
盡管如此,各童裝企業們還是表示今春開始商品價格上升10~15%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剩余的上升部分將通過降低生產成本和企業利潤率的方式彌補。
持續的經濟不景氣和每年上升的銷售渠道費用等高成本銷售渠道結構也是導致企業降低生產成本的原因。
各企業們采用的方法多體現在限制顏色,減少細節,以及提高原輔材料的使用率等方面。
一位童裝企業相關人士向我們展示商品形象,并表示,“就連衣服上的扣子也從以前的五個改為現在的兩個或者三個。雙線繡花也改為單線,尋找可以最大限度減少細節的方法,拼命降低價格。所有的費用都在上升,但唯獨銷售價格不敢隨意上漲,最終我們只好選擇降低生產成本”。
但業界對這種成本降低方式表示擔憂。
一位渠道相關人士表示,“企業們為了在高費用結構中生存下來,采用減少商品結構和設計單一化的方式,但這種方式一不小心就會損害品牌形象,甚至會迷失品牌內涵”,他指出,“不能只集中在減少商品細節上,應從簡化業務流程或者與生產企業協商降低彈性化業務的費用方面尋找出路”。
以百貨店為中心進行銷售的部分品牌卻可以從這樣的環境中獲得意外的收獲。
一位以百貨店經營為主的企業相關人士表示,“最近這種情況恰好可以強調百貨店銷售為主的個性化品牌有別于他的地方,可以往好的方面利用”,“與中低價市場相比,我們降低成本的壓力較少,可以更加關注商品的價值而不是價格”。
-- 來源:服飾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