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會員說明 | 收藏網站 | English Version
最近,在中國服裝行業發生的一些事件引起了不少讀者的興趣。把這些事件綜合起來,發現其中的關鍵詞就是三個字??漲價了。
聚焦事件一
近日,杭州街頭的一家家外貿服裝店刮起了“漲價風”。目前,受歐美服裝訂單減少影響,杭州市面上的外貿服裝售價普遍上漲了兩到三成左右。
記者觀察:
其實,進入2009年以來,關于外貿尾貨的話題一直不絕于耳。具體看國內的出口轉內銷市場,以北京為例,知名百貨企業在商務部的號召和組織下,開展了多次的出口商品展賣活動。老百姓更是形象地把這種活動稱之為??“外貿大集”。從當時的現場情況看,效果相當不錯。其中,出口服裝以設計款式多樣,產品質量優異以及合理的價格而備受消費者青睞。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近期,大商場里的“外貿大集”已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個中緣由,恐怕與外貿企業的庫存數量有直接關系。本次金融危機來勢兇猛,中國的外貿出口企業應該是最早感知到的。在危機過程中,這些企業的庫房里滯留了許多本應在歐美市場上銷售的產品。如何消化這些庫存,選擇國內市場是企業唯一的出路。之后,隨著這些企業庫存逐漸被消化,國內市場上外貿出口產品的稀缺便成為了一種自然。眾所周知,當某種資源變得稀缺時,市場的突出反應就是價格的變化。其實,早在今年6月初,部分地區市場上的外貿服裝價格就已經開始上漲,只是漲價幅度還保持在10%之內。而近兩個月后,反映在杭州市場上的商品漲幅就達到了20~30%,速度不可謂不快。當然,漲價的另外一個原因也極有可能是因為外貿出口商品的熱賣所至。“水漲船高”也是市場價格形成過程中的一個普遍規律。
聚焦事件二
最近有媒體報道,今年3月28日正式營業的北京活力東方奧特萊斯購物中心因低價貨品驟減而正在降低市場吸引力。
記者觀察:
通過現場走訪,記者認為有關媒體的報道值得商榷。說一家商場在開業百天之后盛況不再,未免有些夸大其詞。通常情況下,一家商場開業時,由于大力舉辦推廣宣傳造勢活動所引起的購物新鮮感,必定會引來數量可觀的客流,隨之而形成的巨大銷售業績也是在意料之中的。而之后的客流與銷售額趨于平緩也屬自然現象。只要客流和產品價位在正常的區間之內波動,自然不必過于驚慌。引起我們關注的方面是,一家商場的低價貨品區到底應該在多大規模,這是值得研究的問題。活力東方開業時的1折貨品專柜數量是4~5個,而現在的數量是1個,這說明不了多大的問題。商場開業之初為吸引顧客,開辟低價貨品區域,只能是一個大家都能看得出的由頭,試想,一個營業面積可觀的商場,它的巨大客流依靠這區區四五個低價專柜來創造,的確是一件令人發笑的事情。而且,一折應該是一個相對概念。依據品牌、品類和產品質量的不同,同為一折的商品,價格會有巨大的差異。雖說“買的不如賣的精”,但是,消費者對自己的需求和產品的性價比還是會有相對正確的判斷。如果一味強調擴大商場里的低價貨品區域的規模并以此作為商場經營好壞的重要條件和指標,恐怕真的是有違商業市場運作的真實規律了。記得十數年前,開業不久的賽特購物中心,創造性地在商場的地下一層開辟了10元購物區。而且,區內的商品全部是從日本進口的,以此作為創造客流的重要舉措。短期的效果相當不錯,但隨著貨源的緊張,這個區域僅僅維持了不到半年的時間就銷聲匿跡了。由此可見,商業的經營核心是長期保持準確的定位。而商品及價格方面的變化和調整,只要是在合理的范圍之內,都是正常的。順便說一句,具體到奧特萊斯業態上,其生存和發展的關鍵點在于不斷提高有影響力的品牌集中度、良好的供應商關系和賣場服務。
聚焦事件三
盡管面臨反傾銷、人民幣升值、用工短缺和原材料漲價等諸多因素的困擾,今年以來,晉江出口鞋類仍然平穩發展,出口平均單價比增17.3%,數量則下降7.5%。
記者觀察:
據晉江檢驗檢疫局統計,今年上半年,該局共完成出口鞋類檢驗25631批、19752萬雙,貨值55987萬美元,出口批次和貨值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了3.2%和8.4%。統計結果顯示,歐盟仍是晉江鞋類的最大出口地,今年,晉江對歐盟出口鞋類的批次及貨值分別增長18.6%和18.3%,出口額占出口總額的34.2%,比上年上升了近7個百分點,這表明歐盟對我國皮鞋實行反傾銷對晉江影響有限。
其實,與若干年前相比,晉江鞋出口平均單價已有大幅提升,更值得一提的是,在金融危機環境下,今年上半年的平均出口單價仍能保持兩位數的增長,在鞋類出口數量下降的狀態下,更顯得難能可貴。展望未來,晉江鞋業孕育著巨大的增長空間。
我們也期待中國制造的產品能在創意設計和科技創新的基礎上漲價,從而真正實現在中國制造層面上附加更多的中國創造。
-- 來源:中國紡織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