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會員說明 | 收藏網站 | English Version
雖然全球金融危機愈演愈烈,國內紡織服裝業面臨著嚴峻挑戰,但是市場巨大的剛性需求,仍然吸引著泉州服裝企業奮力打拼。近日,在泉州市紡織服裝商會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上,眾多企業紛紛表示要應對挑戰,拓寬紡織服裝業發展空間。
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蔣衡杰在會上指出,作為民生用品的服裝依托幅員遼闊的中國市場,將長期保持活力!胺b業發展的關鍵不是單純的產能消化問題,而是品質與創新。”他說,“我們應當倡導綠色產業鏈。緊密融合上下游關系,打造大紡織的產業生態鏈。要注意發揮標桿品牌的核心作用,倡導外包以取得成本優勢。要挖掘商業的利潤點,實現服裝商品終極價值的最大化。”
觀點一:
服裝內銷依然增長
紡織服裝業仍然是泉州最具實力、最具競爭力的行業。12月12日在泉州召開的泉州市紡織服裝商會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上,該商會常務副會長蔡東升透露,泉州8000多家紡織服裝企業在過去一年創造了950億元的產值,預計2008年將超千億元。這個數字表明,紡織服裝行業仍是泉州第一支柱產業。
尤為可喜的是,泉州紡織服裝業仍然保持著良好的發展勢頭。蔡東升說:“出口交貨值預計比去年的380億元略有下降,但內銷則比去年增長10%!
盡管從市場氣候來看,今年的服裝市場比較低迷,但“泉州制造”仍然逆流而上,使產區規模達到了空前的水平,泉州服裝的品牌建設也達到了一個空前的高峰,目前全市紡織服裝業先后獲得中國名牌產品20件,中國馳名商標50件,福建名牌產品95件,中國500個最具價值品牌5個,國家免檢產品6件,中國服裝“雙百強企業”10家。
在中國紡織企業排名中,“鳳竹”進入印染業和針織業前10名;“柒牌”進入服裝業前10名,并連續三年獲得“全國服裝企業利潤銷售百強企業”稱號;格林和寶德兩家童裝企業入選中國服裝行業商會評選的“中國十大童裝品牌”。此外,七匹狼公司是福建省惟一參與制定茄克國家標準的企業,服飾配套領域的潯興公司則是拉鏈國家標準及行業標準制定的組長單位。
觀點二:
行業轉向效率時代
由于受到了諸多不利因素影響,即將過去的2008年被普遍視為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服裝業遇到最大困難的一年。
“相比國內其他一些服裝重要生產基地,泉州受到的沖擊相對比較小。這主要得益于泉州產區近幾年來針對內需市場打造服裝品牌的戰略!备=ㄊ〖徔椥袠I協會會長王啟明說,但新的形勢也讓泉州的業界認識到,要從量的增長轉變到質的增長。
在王啟明看來,企業不僅要打造自己的品牌,還要打造泉州區域品牌。他說:“美國洛杉磯在打造服裝區域品牌方面,值得借鑒!葜圃臁缒艽硪环N品牌,一種時尚,一種文化,那將使所有的泉州服裝企業受益!
在變局面前化危機為契機、化挑戰為機遇,創造更大的價值,這成為服裝人的新訴求。福建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會長洪肇設說,服裝產業鏈條的每一環節都影響著這個產業的發展,使每一環節更好地發揮作用,整合最佳資源為我所有,是企業的取勝之道,也是產業進步的基礎!捌髽I要通過自己設計面料、減少成本、提高議價能力,掌握話語權。”他說,“明年是困難和機遇并存的一年。誰能掌握核心價值,誰也將勝出!
“在這關鍵轉型期,創新是我們必須堅持的基礎!笔Y衡杰說,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方式發生轉變,我國服裝行業最傳統的優勢??勞動力數量和勞動力成本優勢正在逐漸喪失。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效率”二字將成為衡量一個企業運行優劣與否的一大指標。蔣衡杰認為,勞動生產率、凈資產收益率、成本費用利潤率等等這些反映人力的使用效率、資產投入的使用效率、成本費用的使用效率的相對指標,將會顯得越來越重要。
觀點三:
以“最合適”為準繩
蔣衡杰介紹說,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服裝業大規模的產業升級有兩次:第一次是從1988年至1997年的“黃金十年”,特別是1992年以后,我國服裝產業得到了蓬勃的發展。這是一次大規模產業升級,民營經濟登上歷史舞臺,服裝產業走上工業化發展道路。領軍企業誕生,它們率先提出了“名牌戰略”,服裝出口迅速地發展起來?偨Y這十年,總體來說這是產業規?焖贁U張的10年。在這10年中,服裝出口增長6.5倍,產量增長4.7倍,在這個時期備受關注的核心詞語恰恰是“規!。
第二次產量快速增長是在2000年?2006年,這也可以說是個英雄輩出、精彩紛呈的歷史時期,但單就產量增速來說已經明顯低于第一次??這7年中,服裝總產量和出口均增長了2倍。大體來說,這一階段是一個產業技術改造升級和以品牌為核心縱深發展的階段,而在這個階段中被提到最多的核心詞語已不光是“規!,還包括“品牌”。
“現階段,不為做服裝而做服裝!笔Y衡杰說,“自然界進化過程給服裝業帶來啟示,最大,最強不一定是最好的,最適合才是發展之道!彼f,泉州服裝要梳理當前的產業,擺脫同質化競爭的泥潭,“未來市場將進一步細分,只有掌握市場的真實情況,才能重拳出擊”。蔣衡杰提醒企業家們,80后、90后的消費理念有所不同,其價值取向值得關注。
觀點四:
滲透國際流通環節
目前眾多的泉州企業熱衷于創品牌,而品牌是可以進一步細分的。未來幾年,泉州服裝行業的資源將進一步優化組合。中國設計師協會主席王慶說:“隨著城市化的進行,人們生活水平提高,服裝市場剛性需求巨大,中國的紡織服裝行業在國際上依然最有競爭力,行業的創造力是無窮的!
王慶說:“面對全球性金融危機,中國傳統服裝業必須加速從加工向品牌設計轉型,這樣才能保存自己。”他說,勞力成本的優勢轉移,品牌要保持持續的優勢必須注入核心競爭力。這就需要實現從制造向創造的轉型,從粗放型向集約型的轉變,從量的拼殺轉變到質的競爭。
他說,目前市場上的中國品牌,經過五年、十年或許更長的時間,會形成一個新的格局。那些沒有明確的消費定位,沒有品牌核心文化,沒有獨特風格的品牌,不可能長久。這就需要中國品牌一方面不斷地在優勢領域升級、提高,另一方面還通過創新賦予品牌更多鮮活的競爭力。
蔣衡杰也認為,我國的服裝行業要務實地滲透到國際流通環節中去,要掌控住流通環節的一定份額,要有自己的議價能力。新的時代造就新一代的英雄,品牌建設必須與市場結合,必須與國際合作競爭相結合。他說:“我們生活在中國這塊樂土上,對中國的生活習俗、消費習慣、文化崇尚等方面有著更深刻的理解。隨著社會的進步,消費層次的提升,中國品牌更需要著眼于世界,作出全球化的新選擇!
蔣衡杰強調,質量、創新、快速反應以及社會責任是強勢企業和品牌企業的發展方向。“現在不僅僅要吃制造業的蛋糕,還要吃流通領域、創意產業的蛋糕。應當倡導綠色產業鏈,緊密融合上下游關系,打造大紡織的產業生態鏈。”他說。
觀點五:
迎接并購重組良機
在經濟發展的特殊時期,常常是企業并購、重組的活躍期,也是市場份額爭奪的白熱化時期,財富的分配更多的是一種存量的調整,關鍵是看誰能夠發現、把握、抓住機遇。
蔣衡杰說,國內服裝行業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產品的同質化,整合行業資源,形成掌握渠道、市場、潮流方向的股份制企業,建立自己的品牌,是面對困境的突圍之道。
他介紹說,自2008年1月雅戈爾集團并購了新馬和SMART后,美國高盛等機構多次來找雅戈爾,向其提供許多可供收購的品牌。而9月23日,兩家波司登男裝專賣店在英國開業,開創了中國自主男裝品牌專賣店登陸歐洲市場的先河。
品牌運營與資源整合的策略得到了業內專家的普遍認同。王慶說,中國設計師現在最重要的是抓住服裝產業調整的機遇,迅速地樹立自己的品牌,尋找自己消費群的定位,然后彌補加工型中小企業的不足。他認為,中國有龐大的內需市場需要服裝設計師去開發,再加上這次中央決定投資4萬億元增加基礎設施、環保、公共衛生、文化設施的建設,整個投資將拉動內需,加速服裝產業兼并重組。
-- 來源:生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