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會員說明 | 收藏網站 | English Version
2008年春節剛過,中國服裝商業委員會在溫州這個商業之都正式掛牌成立,而之前的2007年底,中國服裝協會首次發布《中國服裝商業創新年度報告》,對中國服裝產業出現的主體市場變化及商業創新與品牌的價值關系作了分析和論述。一切表明,服裝商業作為核心生產力和主體力量之一,首次明確登上行業發展舞臺。
剛剛過去的2007年,行業發展出現了歷史性新拐點:一方面,服裝行業內需市場不斷增長,約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的服裝零售商業總量已經達到8900億元,其對中國服裝產業及整體商業經濟的支持和貢獻毋庸置疑;另一方面,服裝行業外貿卻是形勢嚴峻,我國服裝產業首次從外貿出口拉動型轉軌到內貿營銷推動型的歷史發展新階段。在表面“外冷內熱”的背后,中國服裝產業的生產關系發生了深刻變化,商業生產力正以前所未有的新的模式釋放,商業貢獻率被提出并成就品牌商業價值和實現企業價值,商業創新成為全行業發展的最大亮點。
一場商業模式創新和商業渠道整合的浪潮正在改變行業格局和品牌地位:一方面,大企業進軍百貨業等商業主渠道,如寶姿收購賽特購物中心、杉杉進軍零售業等;另一方面,以模式創新和渠道創新為主體的新商業品牌如ITAT服裝零售集團,以共贏的生產關系變革,釋放了服裝行業和商業房地產業巨大的存量生產力,創造了和諧的商業奇跡,不但自身成為成長最快的大型服裝商業企業,還拉動了一大批中小企業和中小服裝品牌的共同成長;與此同時,國內大企業大品牌也加快了終端店提升的步伐。“誰整合渠道,誰就能在未來競爭中搶占商機”。七匹狼、報喜鳥通過A股市場融資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提升自己的渠道和擴大旗艦店;海外零售品牌更是加快中國渠道爭奪戰,ZARA、HXM、CXA、GAP四大零售時裝品牌全部已經進軍中國,可以預見,2008年服裝商業渠道競爭將日趨激烈,只有具備了產品創新實力、商業資本實力、創新型人才實力、強大品牌號召力和良好渠道控制能力的企業,才能夠打贏這場“渠道爭奪戰”,這也預示:打造中國服裝綜合商社的時機,在中國改革開放近三十年之際正在到來。
“產業立國、技術興國、商業富國、品牌強國”,是全球各經濟體走過的共同道路。中國如不能成為一個商業大國就無法成為一個品牌強國,商業變革是中國最后進行的變革領域之一。中國的崛起當前主要應是商業的崛起,服裝產業亦是如此。
2008年,市場拐點將繼續加快、加深,內銷市場成為主戰場。但支撐市場商業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動力是商業模式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實質是生產關系創新,商業渠道創新是解放生產力。近年來,創意產業發展方興未艾,創意型品牌也曾出不窮,但只有將創意通過商業創新轉化成銷售業績才能實現創意價值,才能誕生真正具有商業價值的設計師品牌,成長型企業品牌和新商業渠道將進一步共贏融合。
展望未來,商業貢獻率將成為行業、企業和品牌商業成功的核心競爭力,成為技術貢獻率和品牌貢獻率的價值實現樞紐和通路,當然,商業自身在品牌價值中的貢獻比例將持續加大,我們正處于產業時代向輝煌的商業時代轉型的過程中,并正憧憬著影響全球的品牌時代的到來。
新聞來源:服裝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