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會員說明 | 收藏網站 | English Version
在目前嚴峻的經濟形勢下,安徽省紡織服裝行業卻頻頻傳來利好消息:安徽服裝第一鎮近400平方米“孫村服飾品牌館”11月18日在安徽服飾第一街成員四季青安徽女裝市場盛大開業;11月,由省內外紡織服裝行業專家組成“安徽省服裝商會品牌服務推廣機構”成立;12月,安徽省服裝產業公共創新服務平臺即將出爐。為了迎接挑戰,謀求行業的繼續發展,安徽服裝業積極采取措施“御冬”。具體來講:
第一、積極開拓內銷市場,產銷聯動謀發展。繁昌縣孫村鎮作為安徽省最大的紡織服裝產業集群地,有近200家紡織服裝企業,其中外貿導向型企業居多。金融危機不可避免地給孫村造成了部分企業倒閉、訂單下滑、產量降低等問題。在做好自營出口升級的同時,積極開拓內銷市場成為該鎮企業的不二選擇,有著強大的市場容量和輻射力的安徽服飾第一街第一時間出現在孫村面前。安徽服裝第一鎮與安徽服飾第一街聯手,將產銷資源充分利用并有效共享,打開成品牌進入市場,市場托舉品牌的共贏局面,是安徽服裝行業積極應對當前形勢的有力舉措。
第二、進行品牌建設和推廣,增加產品附加值。安徽省服裝商會品牌服務推廣機構負責人介紹,增加產品附加值,加強品牌形象及文化建設,是當前眾多外貿轉內銷企業必須面對的現實問題,更是安徽本土品牌在危機面前必修的“內功”,在越來越重視品牌形象和品牌消費的年代,“品牌建設”成為眾多企業進行可持續發展的必走之路。
第三、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力促產業結構升級。雖然國家已出臺擴大內需及促進紡織服裝業發展的6項措施,但政策只是外部不可缺少的條件,行業要真正度過難關,還是要進一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加大內部結構調整,加快產業升級的步伐。安徽省服裝商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葉梁表示:安徽省行業的經濟增長方式須由粗放式增長方式向集約型增長方式轉變,目前安徽服裝第一鎮孫村鎮已邁開企業重組及規模擴張之步,向集約、向質量要效益,“華陽”與“紅花山”兩大服裝企業將組建成當地最大的外貿服飾航母,共同抵御外界風險。另外,要加強行業自律和企業社會責任意識,并加快行業技術進步和新產品開發的步伐,不斷提高科技貢獻率和品牌貢獻率。近期,安徽省服裝商會將向安徽省人民政府申請成立安徽省服裝行業公共創新服務平臺的報告。據悉,平臺的建立將為廣大的中小企業服務,使他們能利用平臺提供的各項資源和新技術實現快速進入國內、國際市場的目標。這也將是安徽服裝產業崛起的又一強大動力。
-- 來源:中國女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