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會員說明 | 收藏網站 | English Version
2008年末的一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給原本就在風雨中飄搖的服裝企業帶來了更加刺骨的寒意,這種負面的影響在2009年將會進一步加深。目前,外貿出口型服裝企業已經感受到了這種影響,出口訂單量較原來至少下降了30%,而內銷服裝品牌將從2009年開始逐步感受到這股寒流。2009年對于服裝企業來講絕對是艱難的一年!
從服裝市場目前的總體供求情況看,已經是處于一種飽和甚至供大于求的狀態,隨著金融危機的影響不斷加深,外貿出口型服裝企業以及服裝加工企業都會在內銷品牌的方向上尋找出路,同時,國外的服裝企業由于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勢必會出現向中國市場進軍的勢頭,這將會使服裝行業競爭程度更加激烈。因此,09年開始內銷品牌的數量將會有爆發式的增長,尤其到09年下半年內銷品牌的數量將會達到一個高峰。服裝行業在09年將會出現比較大的動蕩。
隨著內銷品牌的增多以及國外服裝品牌的涌入,我國服裝行業內的企業將會出現在經營能力、競爭實力等方面的多樣化并參差不齊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必然會出現大量服裝品牌被淘汰出局的情況,尤其是大量的中低端服裝品牌。面對這種情況,我們的服裝品牌企業若想擺脫被淘汰的下場,必須提高綜合競爭力,因為在眾多的服裝品牌競爭的大環境下,已經再也不能靠單一的競爭能力使我們的服裝品牌脫穎而出了,只有綜合競爭力才識制勝法寶,任何一個弱項都會是企業最終出局的重要因素。
那么,服裝品牌企業應該從哪些方面提高綜合競爭力,又如何提高競爭力呢?我認為,應該是對從宏觀到微觀的一整套思維觀念和實際操作方法的逐步改善。具體來講可從三個大的方面加強:一、市場大環境與行業基本狀況;二、產業鏈上下游的開發、管理與維護;三、企業自身內部的營運管理。下面分別對這三個大的方面進行基本闡述。
市場大環境與行業基本狀況
市場大環境前面已經進行簡要說明,整體基本是形式比較嚴峻,而從消費者方面來看,隨著服裝品牌的增多,選擇的空間加大,消費者勢必對服裝的選購更加嚴格甚至苛刻。因此,需在消費者研究方面進行深入,加強實地的市場調研,充分了解消費者的需求,并盡量滿足,同時要加強售后服務,這也是抓住消費者至關重要的方面。從行業基本情況來看,目前男裝品牌的市場格局已初步形成,市場份額的劃分趨于穩定,新生品牌不容易迅速擴大市場范圍與消費者的認知度。目前女裝市場格局暫沒有形成,基本還是處于混戰狀態,還沒有出現絕對的優勢企業,這增加了新生品牌的成功幾率。時尚休閑類的服裝市場上已經涌現出一些相對的優勢企業,市場格局也基本穩定,但從競爭手段上來看,基本為價格戰,對于新生品牌來講,容易進入也很容易出局,競爭非常激烈。從運動類服裝品牌來看,也已出現一批國內品牌,但都處于低端定位,除李寧、安踏外基本都處于同一水平,行業容易進入,但中高端定位的品牌格局已經形成,均為國外品牌,國內品牌基本很難向上發展。從童裝市場來看,消費者的品牌意識還不夠強,不過已出現一批規模較大品牌,但多已國外品牌為主,發展潛力比較大,適合新生品牌進入。
產業鏈上下游的開發、管理與維護
現在服裝品牌企業間的競爭已在產業鏈的上下游逐步擴大并深入,作為上游的服裝工廠雖然很多,但畢竟很多服裝品牌企業沒有自己的服裝加工廠,因此在很多方面必然要相應受制于加工廠家,因此建立長期穩定的廠家合作關系,是保證企業穩定發展的重要方面,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也是抑制競爭對手的有力武器之一。其次,就是在工廠布局方面,要盡量做到集約化,便于公司的管理與維護。作為產業鏈下游的代理商、加盟商以及自營店鋪是目前服裝企業間競爭非常激烈的方面,每個城市適合某類品牌的鋪面是很有限的,而好的鋪面更是難求。而代理商和加盟商的經營管理能力有很大差別,經驗豐富、經濟實力強大的代理商能夠幫助公司迅速擴大市場范圍,加強公司的品牌在區域內的市場競爭力,充分貫徹實施公司相關的經營路線與方針。在市場開拓與維護方面,應加大區域自制的靈活性,根據不同區域的情況,充分發揮公司的產品、人員優勢,在保持公司整體品牌形象的前提下,應采取因地制宜的經營策略。
企業自身內部的營運管理
市場大環境的了解與運用、產業鏈上下游的管理維護等都是以良好的企業內部運作為基礎的,內因有問題,外因再有利也都是虛的。而企業的運作需從戰略與戰術兩方面來加強。從戰略上來看,企業首先必須明確自己的品牌定位,并進行配套的品牌形象建立與持續的品牌推廣,其次是明確經營目標并根據經營目標來劃分發展步驟,應作到定位清晰、目標明確、步驟有序!這是決定企業發展方向與發展路線的方面,從根本上決定著公司的命運。從戰術上來看,必須建立規范的組織架構,建立完善的職能與流程體系,建立工作方法的不斷創新機制。
根據目前的服裝市場發展狀況,提高服裝品牌的綜合市場競爭力是需要盡快引起關注的事情。綜上所述,是對提高綜合競爭力的一些思路提供與方法闡述,希望能夠對服裝行業中的企業和行業從業人員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 來源: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