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會員說明 | 收藏網站 | English Version
今年以來,溫州市政府、企業、銀行形成“三位一體”的強勢合作構架,組織百億元資金作為后盾,全面進軍全國各大城市大商場。在全國主要城市收購或承租商城,在不少大商場買下最好的樓層,以溫州代理的眾多世界名牌服裝為主打,并帶動眾多本地品牌服裝搶占北京、成都、武漢等地不少大商場,意欲搶占全國市場制高點,以期在金融危機過后的經濟復蘇之日獲取國內服裝市場的最大份額。這一引起國內業界很大震動的現象被稱為“新溫州現象”。
新一輪洗牌之后各大產業集群的發展之路該怎么走?金融危機之后中國的服裝市場會出現何種格局?“洗牌”就是競爭,競爭推動發展,作為各大紡服集群如何積極面對新的競爭和挑戰?今年上半年,出現在全國業界面前的“新溫州現象”,讓包括閩南紡服板塊在內的廣大產業集群的有識之士都坐不住了。
“6?18”交易會期間,福建及閩南的紡織服裝業界人士聚在一起,從這一使人大受震動的“新溫州現象”入手,談到了未來不得不面對的新挑戰:溫州的新模式開始運作之后,撼動了江蘇、廣東、山東和福建幾大紡織服裝產業集群,目前廣東、江蘇板塊的企業正急著思考應對之策。“閩南板塊若不高度重視并積極應對,大有變主動為被動的可能。”“溫州人素有‘抱團’發展的傳統,改革開放之初,溫州人‘抱團’將小家電產品推向了全國,幾年前,溫州人又以‘抱團’的方式組成了‘炒房團’,攪熱了全國幾大房地產市場。
今天,當溫州人利用多種經營再次積累了大筆資金之后,又看準了金融危機背景下國內市場因部分企業退市而‘空’出的商機,乘別人困難之時,溫州服裝業大舉進攻,乘虛而入地搶占地盤。泉州紡織服裝協會一位副會長分析認為:不出三年,國內一二級市場將是溫州人的天下,其他集群的任何品牌想要單獨進去都難上加難。因為大部分大賣場已被溫州人控制。”
這一“新溫州現象”已經使閩南紡織服裝板塊為之一震。石獅一位泉州紡織服裝協會副會長站在泉州及閩南的角度提出看法,泉州及晉江、石獅紡織服裝板塊憑借著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優勢,前幾年當溫州人忙于“多種經營”之時,政府與企業形成合力致力于“老本行”的做強做大,一鼓作氣打造出不少品牌,去年以來當全球金融危機襲來時,閩南紡服板塊憑借這些優勢,在全國紡織服裝處于低潮之時,不僅沒有出現大量企業倒下的情況,而且逆勢而上,較為有效地抵御了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在全國同行中引來一片贊譽聲。困境之中老的品牌平穩發展,運動品牌跳躍性發展。但是這一優勢若不繼續保持和發揚,很有可能被其他集群的新優勢迅速取代。
面對這一“新溫州現象”,我們不是嫉妒,而是應該引起足夠的警醒和重視。”石獅紡織服裝同業公會幾位負責人達成共識:面對溫州人的“大舉進攻”,作為曾一度領先于他人的福建,不可視而不見,更不可束手無策地聽之任之,否則,未來中國具有13億人口的消費市場將再次成為溫州人的天下,到那時以紡織服裝為支柱產業的福建不要說進一步拓展,可能連現有的地位也難以保住。
-- 來源:石獅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