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會員說明 | 收藏網站 | English Version
今年九月,美國奧巴馬政府根據《美國1974年貿易法》中專門針對中國的“421條款”作出了對中國輪胎加征最高達35%保護性關稅的決定。“421條款”規定,凡若認定從中國進口的產品激增導致對美國同業的危害,即可對進口實施限制,并且無需提供不公平貿易的證據,“421條款”的廢止日期是2013年底。“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受傷的不止輪胎產業,作為中美貿易摩擦的熱門領域,紡織服裝業也面臨新的、全面的挑戰。
“潛在威脅”紡織服裝出口
其實,美國針對中國產品設置各種貿易壁壘早已不是第一次,但此次“輪胎特保案”之所以在中國引起如此大的反響,除了涉及商品金額高達17億美元之巨,規模尤其大之外,還因為如果奧巴馬批準該案件,就意味著美國政府改變了在特保案中的一貫立場(在美國總統布什任上,美國產業界總共發起6起特保案,其中兩起未獲國際貿易委員會和貿易代表辦公室認可,另外4起被布什否決。自此,特保措施被認為不受總統支持,美國產業界也沒有再用此為貿易救濟武器),并將加劇中美的貿易摩擦。而更重要的則是,特保案的通過將把包括紡織服裝業在內的中國眾多產業都置于相同的威脅之下。更為嚴重的是,根據WTO規則,如果奧巴馬批準了對中國的特保制裁,相關國家可以直接援引美國的制裁方案,對今后中國輪胎出口其他國家埋下了潛在威脅。
此次掀起“驚濤駭浪”的“輪胎特保案”將對我國的紡織服裝出口產生潛在威脅。就直接的損失而言,跟輪胎有關的紡織品,如高強度化纖長絲和簾子布等將受到不小的沖擊,這對尚處于發展起步階段的新型高強度化纖長絲是不利的。在近日舉行的廣交會上,這種影響也凸顯了出來。上半年歐盟非食品類快速預警系統(RAPEX)對華的紡織服裝產品通報數量就達130項,激增10.82倍,作為中國服裝最大出口市場,首7月出口已下降8%。“美國由于取消配額限制,保持增勢,但如果美國也采取相關貿易保護,作為中國第二大的服裝出口市場,影響可想而知。”參加廣交會的廣東省外貿開發公司副總經理曾瑜介紹說。
“服裝特保”很可能出現
“特保”是“特定產品過渡性保障機制”和“特殊保障措施”的簡稱。“特保”與反傾銷的區別在于,反傾銷是針對低于正常價格銷售的產品,而“特保”是產品沒有低于正常價格,但卻已經對另一國市場和產業造成沖擊。《中華人民共和國加入WTO議定書》中表示,中國產品在出口有關WTO成員國時,如果數量增加幅度過大,以至于對這些成員的相關產業造成“嚴重損害”或構成“嚴重損害威脅”時,那么這些WTO成員可單獨針對中國產品采取保障措施。“特保”實施的期限為2001年12月11日至2013年12月11日。“
紡織服裝業界人士憂心忡忡,他們擔心,最近八年來,基于421條款的調查案雖然提出過六起,但均被布什政府否決。此次的首次實施,是否會造成連鎖反應,成為一系列貿易爭端的開始?下一個訴訟對象“劍指”何方,會不會是紡織品服裝呢?
“美國沒有放棄的傳統制造業都面臨著與其他國家競爭的問題,或者說,都可能與中國產生一些貿易爭端。具體到行業上,可能包括汽車剎車片等汽車配件以及家俱、紡織品、鋼鐵等。”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趙忠秀認為。事實上,我們見到由于受到輪胎特保案的鼓舞,開啟了工會提起訴求的先例,美國一些紡織工會組織正抓緊421條款這三年的有效期,準備首先對棉制褲子和襯衫、針織衫和針織內衣等提起訴求。與此同時,不少制造商組織也在醞釀自己的訴求,雖然很多制造商組織成員企業的產品并不與中國進口服裝構成競爭。
-- 來源:服裝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