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會員說明 | 收藏網站 | English Version
在全球經濟遭遇危機和東莞經濟、社會雙轉型的大背景下,虎門服裝業的轉型升級凸顯標本意義。
今年的世界經濟很不“太平”。而別名“太平”的東莞虎門,因處在國際服裝業產業鏈上的重要一環,在這席卷全球的經濟海嘯中,也注定要成為世人關注的焦點。
中共東莞市委書記劉志庚指出,金融危機發生的過程,也是企業加快洗牌、產業優化重組的過程,更是加快產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難得機遇。
在全球經濟遭遇危機和東莞經濟、社會雙轉型的大背景下,堪稱中國南派服裝領頭羊的虎門服裝業,將選擇怎樣的發展路向,尤其凸顯標本意義。值此第十三屆中國(虎門)國際服裝交易會開幕之際,記者走馬這座著名的服裝名城,在對政府官員、企業經營者和專家的采訪中,我們欣喜地看到,虎門服裝業依然高擎南派服裝的大旗,面對全球金融海嘯的驚濤駭浪,吹響了產業升級轉型的新號角。
“危”、“機”并存篇??
中國的紡織服裝業是支柱產業,在世界金融危機這種寒冷的侵襲下,國家應該給予支持,我們的企業也一定能夠克服困難,渡過難關,得到更大的發展和提高。當然這就需要創新,來提高競爭能力。
??溫家寶
殊榮美譽紛至
轉型迫在眉睫
經過20多年的發展,虎門服裝品牌走出了一條“無牌?貼牌?創牌?名牌”的發展道路。至2007年底,全鎮上規模服裝制衣企業1300多家,服裝年生產量達到2.5億件(套),銷售總額近150億元;虎門服裝生產企業在國內外注冊商標有5000多個。一個由“區域品牌?廣東名牌?國家名牌”三級梯隊構成的“金字塔”形品牌創建結構逐步形成……服裝業,已經成為虎門乃至東莞的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
憑借成熟的產業配套體系,完善的服裝產業結構網絡,以及鮮明的區域經濟特色,虎門獲得過“國家火炬計劃東莞虎門服裝設計特色產業基地”、“廣東省產業集群升級示范區”、“中國女裝名鎮”、“最具行業影響力紡織之都”等多項殊榮。
即便是被稱為紡織服裝業“寒冬”開始的2008年,紛至沓來的各種榮譽依然眷顧著虎門這座服裝名城、時尚之都。
??2008年度中國鄉鎮綜合實力500強名單出爐,虎門高居榜首。
??近日,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在北京對外發布了“2008中國百佳產業集群”獲選名單,虎門服裝產業集群榜上有名。
??日前,“第三屆中國紡織服裝品牌影響力大獎”名單揭曉,虎門服交會再度蟬聯“中國最具行業影響力專業展會”。
……
虎門的綜合實力,特別是虎門服裝在業內的地位由此可見一斑。
10月30日,虎門鎮委書記、鎮人大主席吳湛輝,在巡視第十三屆中國(虎門)國際服裝交易會開幕式主會場時指出,虎門國際服裝交易會是全國著名的服裝工展會,它不僅是服裝展示與交易的盛會,也是虎門遞給國內外客商的名片。今年,雖然受到國際經濟形勢滑坡等因素的影響,但虎門國際服裝交易會仍然受到了海內外商家們的熱捧。因此,我們一定要全力以赴辦好這屆盛會,吹響產業轉型升級的新號角,讓虎門服裝產業得到更好更快的發展。
業內專家指出,在經過改革開放30年的高速發展,“虎門服裝”日趨成熟豐腴。但也如同眾多面臨成長期煩惱的產業一樣,在原材料、人才、設計和市場等方面遭遇諸多“難以為繼”的局面,存在產業布局不夠合理、企業創新能力較弱等癥結。而隨著國內服裝品牌群雄并起,特別是珠三角兄弟城市服裝產業的崛起,“虎門服裝”的比較優勢也變得有些模糊。在東莞提出大力推進資源主導型經濟轉向創新主導型經濟、初級城市化社會轉向高級城市化社會的“雙轉型”發展戰略大背景下,虎門服裝在原有基礎上全速加大創新力度,產業轉型升級不但是必然的抉擇,而且已是迫在眉睫!
困境危機齊襲來
服交會提振信心
面對困境,強烈的憂患意識促使虎門鎮政府、服裝企業都在尋找突圍之路。
第十三屆中國(虎門)國際服裝交易會前夕,虎門鎮副鎮長潘繼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眼下世界經濟低迷,全世界任何一個角落都不能獨善其身。虎門服裝雖然也遇到一些困難,但整個服裝產業的基本面是良好的,沒有陷入一種很大的困境,虎門服裝依然前行。
據悉,根據今年秋季訂貨會,虎門服裝的訂單基本能夠與去年相等還有部分增長。另外,從市場體系上來看,中國批發市場這一塊,均不如往年。虎門雖然不如往年,但與全國其他區域市場的困境來比,還沒走在后面,還是健康的,整個市場的體系也都是好的。
談及今年服交會對虎門服裝有何影響時,潘繼軍說主要是三點:一是提振信心。在目前情況下,如期并成功地舉辦第13屆虎門服交會,對于提振整個行業的信心是有很大幫助的;二是蓄勢。積蓄自己的力量,以守為攻;三是突圍和解困。通過這個展示平臺,整合力量,形成一個強大的場,從而應對各種困難和挑戰。
專家積極建言獻策
品牌戰略助推轉型
在服裝行業整體發展面臨困境,遭遇危機之時,虎門服裝產業將如何實現突圍?在眼下最緊要的是做什么?
日前,由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孫瑞哲率領的服裝行業專家智囊團來虎門調研,并就如何打造區域品牌,虎門服裝如何更好突圍召開研討會。中國紡織信息中心副主任、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檢測中心主任伏廣偉博士,中國紡織協會副會長魏林博士等到會并紛紛建言獻策。
伏廣偉博士為虎門服裝業未來的5~10年的發展規劃提出了建議,主要體現在以下七個方面:一是土地外擴,在外省置地,建設跨省的虎門服裝工業園,由政府引導企業進行產業轉移;二是發展虎門本地市場,通過市場細分,形成市場特色,完善服裝配套市場,打造華南最大的交易中心;三是整合產業資源,形成合力,打造公共品牌即虎門區域品牌;四是大力發展時尚創意產業,提升服裝產業檔次;五是建設品牌總部基地,促進產業向高端化發展;六是實施人才戰略,建立完善的人才引進與培育機制;七是加快公共服務體系的建設,充分發揮創新中心對產業鏈的整合作用,形成全社會的創新體系。
談及虎門服裝產業的升級,專家們思路清晰且貼近實際。魏林博士指出,首先,要牢牢把握走品牌之路的方向,未來的市場發展趨勢是品牌占主導地位,批發總量在不斷減少,專業市場的發展空間正在逐漸縮小,品牌正在一步步分割專業市場的份額;其次,將虎門建設成時尚中心,把時尚作為培育品牌、打造區域業態的有力工具;再次,發揮產業集群優勢,一方面做大做強特色支柱產業,另一方面適當發展其他產業;最后,要發展一批上市公司,形成良好的商業氛圍。
潘繼軍表示,虎門鎮政府對實施區域品牌的戰略已醞釀很久,希望通過發揮虎門的產業集群優勢,打造“虎門服裝”這個大品牌。他透露,政府每年都投入2000萬元來發展服裝產業,在財稅政策方面也給予了企業適當的傾斜,實施名牌帶動戰略促進企業創名牌,并且努力引導企業上市,如安排專人協助以純、富民等擬上市企業開展相關籌備工作。
業內群雄自信自救
抗“危”更盼“機”
日前,虎門服交會組委會組織了鎮內6家服裝企業與來自國家、省、市多家媒體的記者座談服裝發展之道。座談會傳遞的信息令人振奮:以純、狐仙、依米奴、溫純、快樂濱尼和大瑩等虎門的主力服裝企業主們早已提前布下升級之局,而一些已經在國內服裝市場中站穩腳跟的企業,也在備足糧草面對這次來勢洶洶的“危”的同時,更看到了背后蘊藏的“機”。他們自信地表示,希望借“機”實現自救??來一個漂亮的升級轉型。
以純集團董事長秘書曾偉君說他們早在10年前就前瞻性地完成了企業轉型升級之路。因此,當眼下整個行業國內外經濟環境影響時,以純并沒有表現出特別明顯的陣痛。在談及以純的發展策略時,曾偉君指出在未來3~5年,以純集團將在品牌提升和創意兩方面狠下功夫,主攻內需,國際市場則順其自然發展。目前最困擾公司發展的是人才瓶頸問題,而以純采取的策略則是外部招聘和內部培訓,基本能滿足人才缺乏的現狀。
從第一屆服交會開始一直跟隨虎門服交會一同成長的狐仙服飾有限公司,目前已是虎門的一大品牌服裝。其公司品牌推廣部部長歐陽凱說,目前公司主推的戰略是關注顧客和消費者的感受,鞏固消費群體,穩定現有市場,在VIP承諾、消費群體服務、產品質量、售后服務方面更加注重規范,給客人以最高的服務和個性需求。
依米奴品牌推廣部經理陳彬則對于公司今年力推的環保理念推崇備至。據他介紹,注重環保也是公司今年以來推進產品轉型升級的一個重要手段。目前,依米奴公司的市場定位主要在大、高中學生及商務休閑系列裝,并在這方面引領企業品牌文化建設不斷邁上新的更高的臺階。
-- 來源:深圳商報